红楼之山海志

曾鄫

首页 >> 红楼之山海志 >> 红楼之山海志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镇北王 初唐峥嵘 唐砖 战国藤原幕府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寒门状元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穿越之玩转大宋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大明好汉子 
红楼之山海志 曾鄫 - 红楼之山海志全文阅读 - 红楼之山海志txt下载 - 红楼之山海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云一片闲舒卷(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时,林受用带着几位内侍过来。

“见过殿下和三位大人。王妃娘子听闻三位大人在陪殿下品茶,特意叫小的送来太湖洞庭山的银针茶。”

“谢过王妃娘子!”李公亮三位连忙起身,向内园方向行礼道。

重新泡上洞庭银针,四人细抿了两口,纷纷赞叹道:“果然好茶!色翠味甘,香气悠然,好茶!”

从太湖洞庭银针上,四人很快就谈论到江浙地方事宜上。

“淳之在两浙做得得心应手,而且又有汉王殿下讲读秀才的伏招和团练军退伍军士的后招,不仅两浙,南直隶也尽在掌握之中。正是有了汉王殿下的深谋远虑,才有今日这虎视天下的大势。尤其是讲读秀才和退伍军士这两招,着实精妙。”

刘玄笑了笑,突然开口道:“下一步我准备改制科举。”

三人一愣,神色变得郑重,倾听刘玄的解释。

“我曾经跟恩师说过,识字读书,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中试做官上,这太浪费民智了。识字读书应该成为学习谋生技能的基础,读书几年后,大部分人可以去学工匠、耕种、航海、财会等等,学得一技之长,作为养家糊口的基础。少部分聪慧上进者可以再进一步,或深造科学,或习医循法,或从政入军。”

“我跟永兰、同道以及姐夫几人深谈过,准备借着这次会试大舞弊案,请他们上书痛批科举弊端,建议大行官学。按照我的设想,我朝学政应该分三块。第一是国民教育,所有童子,六岁可开蒙入小学。此项朝廷地方全力投入,初步每乡设一小学,理想状态是按某一范围多少适龄学童来设立小学。学习五年,学国文、数学、科学。目前先以男童为主,女童后续会设立女学,分开进学。”

李桂芳、顾全、丘好问都是刘玄的同科,现在也是一时名士了,他们出面,影响力会很大。

“数学,数字之学,好懂。只是这科学?”

“是的,每一科格物学问的总称,下面分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小学所学科学乃是通识而已。”

“《鹖冠子.王鈇》中,‘庞子云:愿闻其人情物理。’乃指事物的道理。化学,顾名思义,应该是物体转化的学问。”明国维想了想说道。

“张义说的意思极对。”

“那属下们知道了,请殿下继续。”

“五年小学过后,就是中学。中学分两种,一是学一技之长。如工厂、耕种、畜牧、操船等技能,在此学习一技之长,作为以后谋生的根本。此学朝廷投资一部分,工厂商社投资一部分,总是帮他们培养人才,出些钱财也是应该的。二是深造之中学,分文武,武为见习士官军官,文则进学更深的国文数学,以及初等物理、化学、天文和地理,还有律法。”

“中学四年,期满可参加统考,合格者进入到大学堂深造。学研更深的数学和科学各科,以及律法、财会和医药等。四年期满,成绩合格者可为学者,可为工程师,可为律师,可为会计,可为医生。也可参加每年的国考,合格者者入翰林院学习,一年后授职地方,优异者可入成均馆学习,一年后授职中枢。”

三人听完后沉默了许久,李公亮先开口道:“汉王这般筹划,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却提高了考取的难度。目的属下也知道,如殿下所言,不能浪费了民智。天下多少读书人,一年能考中举人进士的有几个,大部分未中,不是靠着家产撑着,早就饿死了。只是如此一来,怕有心人会趁机生事。”

“此事势在必行。科举虽然选材不论寒门贵门,但终究每年成材的太少,其余的都荒废在那里。大家只要是识了字读了书,都想着去考科举,其余的都没有心思去做了。而且正是因为读书目的非常明确,所读的书也越来越单一,其余的书都变成没用的杂书,一概不读了。于是越读越死,越考越废,最后反倒成了一种愚民的手段了。”

“当年神武帝要废除科举,行新学政,只是当时条件不允许,只好在隋唐科举制度上改进,破除读书上的垄断,作为抑制地方豪强世家的重要手段。但他还是留下了新学政的想法,我在此基础稍加改进了。”

“如此也好,殿下处处打着遵行神武帝遗训,各报纸上再多加引导和造势,也是一举两得。”

“不错,”孙传嗣话刚落音,李公亮接言道:“而今大势在汉王,百万雄兵枕戈待发,就借着行新政的当口,给那些有异心的人的借口,让他们自己跳出来。正如殿下所言,晚行不如早行。”

明国维却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殿下,我听闻殿下叫内阁商议,继续推新政变法,其中主要是行摊丁入亩和养廉法?”

“是的,本王的意思是前唐前周等朝,都是以田地和丁口为根基来确定田赋丁税。但种种原因,田地和丁口的真实数字,在历朝历代都是一笔糊涂账。既然如此,我就不管丁口了,只盯着田地来。人口青壮有脚,可能会四下跑动。但田地没脚,跑不掉的。朝廷集中人力物力,花三五年时间,把全国田地真实数字搞清楚。然后以田地纳赋,逐渐免除丁税。”

明国维脸色不由一变,惊叹道:“要是汉王殿下明诏天下,废免丁税,天下百姓将视殿下为千古明君。”

“明君不明君的,本王不在意。关键是这么做有大好处。首先本王要大行工商,要的是青壮劳动力。要是再收丁口税,百姓们会用各种法子藏匿人丁。而且丁税的基础之一是百姓的住所、职业等都固定不动,否则就是大麻烦事。可此后工商大行,要的就是大生产、大贸易,需要人口流动。今天在明州做丝绸,明年可能在湖北做茶叶。所以废除丁税,利远大于弊。工商一兴,所收的税远胜丁税数十数百倍。”

“其次,本王喜欢以利相驱。可以通过调整田赋,让种地慢慢地变得利薄,迫使百姓官绅不要有钱就去买地,把钱变成了死钱。本王就是要通过田赋推动那些地主乡绅们,去投资获利更丰厚的工商,把他们手里的钱变成活钱。朝廷官府不仅要抽血,更要大力造血。让钱变成活钱,就是大力造血。大兴工商,就是大力造血。”

“殿下良苦用心属下们知道,就是怕有些老古董会以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来抨击殿下新政。”

喜欢红楼之山海志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楼之山海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超神机械师 这个警察强到离谱却过分低调 玄幻:从炼丹学徒开始崛起 我就是传奇 蛊真人 天元仙记 首富从盲盒开始 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 小师妹明明超强却过分沙雕 领主降临:诸神璀璨时代 大明:殿下请登基 带着农场混异界 洪荒之最强天帝 帝王攻略 娘亲偷听我心声后,转头清家产 敛财人生 大夏召唤:登基后开始称霸诸天 废土求生:小小拾荒,拿捏! 小师妹太内卷,爆改合欢宗 
经典收藏唐朝第一道士 秦吏 朕真的不务正业 红楼之旁支贵族 北宋穿越指南 秦时小说家 双大秦对比:两个秦始皇都懵了 捡到一只始皇帝 大宋有昏君 酒海钩沉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开局帮项羽统一天下 无敌三公子 新吕布战纪 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 大晋皇族 万世秦疆 盘点:开局妇好,震惊各朝 时光越界之旅 江户旅人 
最近更新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穿越大宋娶公主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水浒后传:九纹龙史进之龙腾天下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大唐小医师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家父是康熙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汉吏 无双镇北王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红楼之山海志 曾鄫 - 红楼之山海志txt下载 - 红楼之山海志最新章节 - 红楼之山海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