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的一举一动不知道被多少人盯着呢,沈正回来的事情根本不是秘密。
这么大动作,东方红的自己人都被砸懵了。
“村长,这是什么意思?”
“咱以后孩子上学都不用花钱了?”
“这些谁出?”
“还有谁,上面不是写着嘛,沈正那个傻小子!”
“他是有病吧?自家的钱不给儿子留着。”
……
“你们有没有点良心啊,人家花钱办事,你们还背后编排人家。”
“就是,别干这缺德事。”
“我怎么缺德了,我那是骂他吗?我那不是为了他好嘛!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宋勇根本就没时间跟乡亲们磨叽,他要去乡里呢。
不用等着上面找,他自投罗网。
乡里众领导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个事情,反正宋勇把单子留下,让领导们先研究。
研究透了,他再来解答。
沈正就教过他了,如果不清楚的地方就说不清楚,千万不要瞎说。
说辞两人也统一过了,村集体的厂子拿一部分利润出来给村民做福利,起因是这个。
这事宋勇是真想拉着沈正出面,可人家有言在先不在台前。
沈正自己实际上无所谓的,虽然不太喜欢跟领导干部们打交道,总觉得自己小屁民一个,比人矮一截。
是媳妇比他更坚持的,不出面,谁来也没用。
如果非得逼着出面,那个人也不是沈正。
江念冬打的是陆娇娇的主意,本来郑清明更合适,可是老郑还在体制内工作。
如果老陆不行,那就跟杨建国谈。
身份家庭背景,沈家是真不行。
江念冬借着自己的便利条件,只想给孩子们谋个相对自由的未来。
如果她真想沈家做大,孩子们就不是这样养了。
从商的人自古以来社会地位都不高,现代社会也不例外。
这就是郑清明一直坚持在体制内的最根本原因。
虫虫的未来之路,陆娇娇跟她谈过,老郑家是希望虫虫从政的。
老陆的深意她明白,让她重新考虑一下沈家的未来。
要是沈家想,不是没有办法。
东方红这么大的政绩,沈家人要想出来太容易了。
江念冬考虑过后还是放弃了,从包子兄弟们里面选人,谁她都舍不得。
前期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工作之后更是被条条框框束缚着,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
尤其是跟家里其他人一比,心里会不舒服的。
不要,江念冬不想让孩子们过这样的生活。
她让孩子们自由自在的想干嘛就干嘛,不为世俗的眼光所裹挟。
不想结婚可以不结婚,结婚了不想要孩子可以不要,不想工作可以不工作。
她的孩子思想自由,不要受他人的指指点点。
江念冬是给孩子们留了后路的,还不止一条。
这当然离不开钞能力。
她拿出一部分钱出来做善事,也是想着福报能保佑孩子们。
东方红的这件事闹大了,以宋勇为首的村干部们接待了一批批的人。
开始的时候,还出于礼节,好菜好酒的招待着。
一般是在乡里鞋厂的食堂,让厨师给准备一桌。
后来宋勇自己心疼了,这叫啥事啊,这不是钱啊,留着这钱给村里娃子们上学不好嘛!
不接待了,爱咋的咋的,他本来就很忙了。
直接在村口设了路障,村里人轮流执勤,立了一块牌子,上面贴了一张通知。
反正就是不接待了,这事办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最开始的时候。
沈正选的那个时间点,正好是暑假,好多细节都已经交代了。
差不多两个月的暑假,一个月出去玩,一个月回东方红避暑顺便办这事。
第一笔钱共一百万,厂子利润拿出了四十万,沈家出了六十万。
跟沈家交好的这几家,也表示过要捐钱,江念冬的意思是等以后可以考虑,开始的时候还是先观望。
万一这事因为某些原因黄了,不能继续下去,所以等稳定稳定再说。
江念冬预算的第一笔钱是五百万,她不可能一下往账户里面打那么多钱。
一点点的陆续的往里面打进去,这个账户是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的。
账务是完全对外公开的,不止对东方红的村民。
沈正多次跟宋勇强调过,一定要合法合规,不要为了小利去钻空子,留下把柄让人拿捏。
沈家没有靠山没有后台,但沈家所有的钱都不怕查,不偷税漏税,该怎么交税交多少,一分钱也不少。
相关规定要怎么办咱就怎么办,需要什么手续流程材料一点都不少。
要是不能办就拉倒,咱就不干了。
都是那个年代过来的,见的事多了,虽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可还是有点打怵。
这件事情最终开始圆满走向了正轨,在多方努力下。
东方红的村民们真正得到了实惠,跟设想不一样的是养老院不用建,老人们的顽固思想还是喜欢在家里跟儿孙们在一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零炮灰知青在年代文里混日子请大家收藏:(m.2yq.org)七零炮灰知青在年代文里混日子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