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这些幸存者了解王耀他妈在外的臭名,对王耀也恨屋及乌了。
王耀也没看大家,继续对着曹劲松说:
“我有个提议,就是成立委员会以后,大家把食物都上缴,然后由委员会进行分派。这样我们统一分配食物,可以细水长流,节省食物……”
听到这里我心里直摇头,果然这还没上台,又想着中饱私囊了吧。忍不住开口说:“我反对这个提议。”
二号楼有不少幸存者都不是我和陈响东直接救出来的,所以我和王耀并没有打过直接的照面,他对我的底细并不太了解,横了我一眼说:“你说说理由呗?”
我没看他,对着大家说: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现在大家手里面的东西,无论是自己家原来剩的,还是搜集到的,都已经被大家视为是自己的个人物品。而一旦上交就成为共有的。这样会导致一个心理:以前你即便有十块饼干,你每天为了节省,一顿可能只敢吃半块,但是如果是发下来的即便只有两块,你想着明天还会再发食物,可能也一口气吃掉了。所以我认为集中保管食物可能会导致食物消耗的更快。”
这是我根据所看的一本经济学闲书所推理出来的理论。事实上会不会这样,其实也不一定。
但我看到王耀发言时眯起的眼睛,总感觉他在打小算盘,所以才忍不住发言。
这时我看到曹劲松也向前走了两步说:“我也不赞成一开始就统一管理食物的方案。”王耀脸上有点挂不住,于是又对大家说:“那大家认为呢?”
场下的人也纷纷说不上缴比较好,王耀见状也没好意思再坚持,就说:“那就按你们意思办吧。”说完又横我一眼坐回原位。
我微微一笑坐回座位。只听得曹劲松继续说:“我建议成立一个外勤搜索队,在安全的前提下,出小区继续搜索生存物资。”
这时王耀又站起来说:“那搜索队可以优先分物资吧?”曹劲松回道:
“外勤队员能者多得,肯定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资。但你所说的优先,我希望能保留以往文明习惯,老人、孩子才能谈优先。”
这句话吧把王耀又噎的说不出话来。沉默半晌,曹劲松就又开口希望大家再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先生操着点鲁东省口音开口说:
“大家好,俺叫陈满柱。俺认为目前自救会的工作应该放在‘生存’二字之上,一切能让俺们活下来的手段,俺们都得试试。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食物。比如说,俺建议现在家里有生土豆的,就不要吃了,等它发芽之后种到土里,每一颗芽都能长好几个土豆。”
的确在他说完之后,坐在内圈外圈的几个老人也点了点头。
也发言说不仅是土豆,花生、芝麻等不少粮食都可以尝试育芽播种,最大的问题就是金桂嘉园小区现在可耕种面积太小,需要想办法扩大可种植土地的面积。
之后大家又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比如现在耕地不足,可以学习有个楼盘推出的“立体城市”概念,在南向的阳台覆土种植作物;
请几位通晓农业知识的幸存者成立生产组,开始尝试作物的生产种植;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扩张地盘,开拓耕地;吸收更多的幸存者,人多力量大……
我和陈响东也没太多要说的,津津有味的听着大家的建议意见。
会开到这里,我对曹劲松的印象不错,有担当,有头脑,还保有善良。如果这个委员会成立了,由他来主事是最好的人选。
到没有人再提出任何意见建议后,我又发言:
“我这里有个建议。我听前面发言的那些邻居说的东西,其实都挺有操作性的,慢慢试试一定能成功。但,我反而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我说的这件事情。”
大家听到我这么说,都停下议论的声音,看向了我。
我说:“大家应该都听到广播里面说到的事情,这个变异是发生在全球各个角落的。现在国家、政府、军队、警察都已经崩溃不复存在了。可以说,我们就是人类仅剩的火种了。”
听到这里,我看见大家都露出黯然的神色。
我继续说:
“我虽然才疏学浅,但是也知道,人类文明是建立在合作、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请永远记得,在能保护自身的前提下,请向你遇到危险的伙伴伸出援助之手。”
这话说完,我就坐下了,并没有向那个见死不救美女那里看,但我相信她现在脸上一定带着尴尬之色。
众人听我说这席话时,不少人也低下了头。
异变刚发生的时候,我相信如果人人都能及时出手相助,应该还能够多救出一些幸存者,但恐惧心理、自保心理,总会让一些人畏缩起来,放任吃人恶魔噬咬自己的同类。
所有问题,曹劲松全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看没人再提出问题后,曹劲松宣布委员选举开始。
我听到曹劲松这么说,就发言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破晓之行请大家收藏:(m.2yq.org)破晓之行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