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心领神会,双手端盏,低语道:“卑职永远在中书监的领导之下,绝无二心!”
他不说在陛下或者在谢安的领导下,而是换了个中书监,如果说的是陛下显得对话空洞无诚意,如果直接说谢安,哪有些虚伪巴结之意,他选择了中书监,更加诚恳了些,给足了谢安的面子,同时也给了他一个暗示,能否一直陈谢联盟,还得走着瞧吧。
因为所有朝政都归中书监管理,而中书监的一把手就是谢安。
重要的是,中书监并不代表永远就是谢安,
一点就透,无须多言。
陈望和谢安互相对视了有一秒钟,两个聪明人一起哈哈大笑,将盏中酒一饮而尽。
元日节过后,时间仿佛长了翅膀似的,过得飞快。
转眼来到了二月,这一年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宁康元年。
时值一年多,大司马桓温终于决定进京了。
二十九日,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杏雨梨云,绵绵洒洒。
此次他的下船地点改在了长江之畔,有“兵冲”之称的新亭(今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大道西端)。
与五年前一样,依旧是谢安和王坦之率领文武百官齐聚新亭迎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斜风细雨中,千余名高头大马,执锐披坚,头戴红缨的卫队亲兵手持明晃晃的刀枪剑戟,被雨水打湿后更加显得寒气森森。
队伍中间,华盖下桓温金盔金甲黑战袍,胯下赤龙驹,精神矍铄,威风凛凛。
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浩浩荡荡,一路朝东北方向的台城而去。
到了台城的宣阳门,依照老规矩,本来站在两侧的御林军侍卫改为一侧,另一侧站上了桓温卫队。
再到里面的宫城东掖门口,也是如此。
喜欢东晋,我来了!请大家收藏:(m.2yq.org)东晋,我来了!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