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阴谋论的角度来看,于谦确实有嫌疑。
有一种推论,夺门之变时,景泰帝听到外面的动静,第一反应是问:“是于谦吗?”
随从回答:“不是,是太上皇。”
景泰帝:“好,好,好。”
不管于谦是忠是奸,你于谦身为文官,却手握军政大权,打破了以往文武的平衡,就冲这一点,他死的就不冤。
而且,土木堡之变一直存在阴谋论的说法。
不管土木堡之变的背后是不是有阴谋,但有一点,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的影响,被过分的夸大了,于谦这个人的作用,更是被无限的放大了。
土木堡之变后,说于谦极力阻止南迁,不对,他根本就阻止不了南迁。
正统十三年,于谦才被调到京师担任兵部侍郎,到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时,他还是兵部侍郎。他在京任职不过才一年而已,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地方。
他的资历太浅了。
同时期的老臣,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这俩老家伙资历深,尤其是礼部尚书胡濙,那是建文二年的进士,当官就当了近五十年,光是礼部尚书就干了二十多年了,那看于谦就跟看娃娃似的。
这些老家伙不点头,于谦说破大天去也没用。
同样的,还有孙太后,她也不支持南迁,因为她是山东人,怎么可能同意南迁呢。
孙太后不点头,根本就不可能南迁。
还有指挥北京保卫战,那于谦之前也没带过兵,怎么就能交给他指挥了呢?
于谦当时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是,兵部只有调兵权,没有带兵权。
明朝当时可不是没有能打仗的武将。
另外,北京城当时集结的军队可是有二十二万人呐。
而且,瓦剌也先,就那点人,怎么可能攻下北京城呢。
正常情况下,就也先带的那点人,过大同过宣府都有点费劲。
所以,关于土木堡之变的阴谋论,就有一点说,也先是送英宗回京的,结果于谦怕英宗回来,直接下令列阵九门之外,连北京的城头都不让英宗见着。
甚至还拿炮轰英宗,生怕英宗不死。
明朝的历史就很有意思,史料上记载的是一个意思,可琢磨琢磨,就有可能发现是另一层意思。
所以,关于明朝的争论,就有很多。
还有,土木堡之变,对明朝有损失,但并没有那么大的损失。
勋贵武将死了一些,但还有一些,战死土木堡的那些也都有后人袭爵。
文官高层,死了一个首辅,两个尚书,但朝堂之上还有四个尚书呢,尤其是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滢,这两个老家伙还在呢。
其余的,品级最高的也不过是侍郎,朝堂上尚书还剩四个呢,缺的那俩也能补上,也不耽误六部正常运转。
剩下的那些御史、给事中等,对朝堂来说,无足轻重。
阵亡的士兵,那更是连一个准确的数字都没有。
就算是军队有损失,也没事。
北京保卫战中,可是召集了二十二万军队。
另外,靖远伯王骥,宁阳侯陈懋,这两个人的手里可还是有几十万军队呢。
至于军械、粮食之类的,根本就不缺。
土木堡对明朝的损失,主要是土木堡之变后,朝堂斗争过于惨烈了。
景泰朝,英宗的亲信旧臣被处理了,天顺朝,景泰朝上来的那批人被处理了。
尤其是景泰帝和于谦提上来的武将,基本上都被杀了。
像时任宣府总兵昌平侯杨洪,景泰二年的时候死了,结果夺门之后,英宗立刻杀掉了他的儿子杨俊。
同样的,还有范广。
石亨是因为他有军权,是等了几年才杀的,孙镗是因为他投诚了,才幸免于难。
还有就是英宗杀掉了于谦,至今都还被人认为是他最大的污点。
就这前后的清洗,对明朝的损失很大。
也有人说,朱祁钰心太软,没有杀掉朱祁镇。
其实不然,因为就算是朱祁钰想杀朱祁镇,他也杀不了。
因为朱祁镇住在皇宫里,皇宫,是孙太后的地盘,而孙太后是朱祁镇的亲生母亲。
不要高估朱祁钰,说不好听一点,他和傀儡没什么两样。
朱祁钰这家伙纯粹就是捡漏的,因为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大明朝的帝位继承那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朱祁镇是有儿子的,皇位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朱祁钰来坐。
朱祁钰上位,本身就是一个夺权的过程,是文官联合朱祁钰夺了孙太后的权。
朱祁钰要是当了皇帝,那朱祁钰的母亲还活的好好呢,那也是太后,那她孙太后如何自处呢?
要是朱见深当了皇帝则不然,那她孙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那就可以和她婆婆张太皇太后一样了。
可当时朱见深的年纪太小了,文官拿这个当借口,逼得孙太后甚至想让襄王继位。
到最后,没办法,孙太后妥协了,让朱祁钰继位,立朱见深为太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在下崇祯请大家收藏:(m.2yq.org)在下崇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