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贝鲁的讲述中,暗物质有两个定义阶段。
一个是早期未被文明掌握的“原始暗物质”——因为不跟电磁力相互作用,因此不发光,不反射、也不吸收光。
这也是暗物质名字的由来。
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因为自身引力作用影响可见物,比如星系旋转,星系团的运动,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分布而得以具象呈现,因此被发现、命名。
尽管无法靠常规光学或电磁设备直接观测捕捉,但这些看不见的暗物质存在远超可见物质的五六倍之多。
最新科学数据表明,据不完全估算,暗物质质量占整个宇宙总质量的30%左右,是宇宙的主要构成之一。
在文明发展初期,因为受科学发展的限制,暗物质像诸多不可触及的未知一般,只能如高悬于天的星河。
后来,随着文明的发展,偶然发现了“暗物质聚合态”——原始暗物质会在某些特定引力场中,形成短暂但稳定的“暗物质晶体”。
这种暗物质晶体结构坚固,原子排列密度是当下公认最坚固材料的上千倍。
后期应用中证实,哪怕是直径十公里的小行星高速撞击,也只能在熔炼成型后的防御体表面留下浅浅的损伤,根本无法穿透。
如此坚固的物理抗性,直接让暗物质晶体一跃成为星体防御的最佳核心选材。
就星枢之环外面那一圈金属星环,哪怕不动用火力,也能直接硬抗星际海盗的常规炮火攻击,天体撞击就更别提了。
“这么说,星际海盗拿星枢之环完全没辙,所以才放弃攻击,导致星枢之环的环境安全度很高咯?”林凡问。
“打不过是一个方面,”鲁贝鲁笑道,“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星枢之环是难得的无立场中转交易场所。”
“因为建立之初的权利交叠问题,几经混乱争端,最终星枢之环宣布独立。是星际少有的无政权独立中立贸易星港。尽管这个独立,多少要打个问号,但星枢之环内部没有政权操控倒是真的。”
“也就是说,”林凡想了想,问,“星枢之环内部能实现自治,不受外部其他势力操控。但因为大环境关系,多少会受到邻近势力,或高文明的影响?”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端,更何况一个星球。
星枢之环每天的贸易吞吐量惊人,能源物资不说,光是交易形成的巨大关系网也让人震撼。
而如此一个聚宝盆,竟然是无政权的单纯贸易机构……想想也让人吃惊。
难不成这就是高文明状态才能达到的状态?没有侵略,高容忍度,相对的和平文明?
“差不多吧。”鲁贝鲁笑道,“这还多亏了当初打造星枢之环的时候,用的材料太高精尖了。能防海盗船的炮火,自然也防得住帝国、联邦的炮火。”
“再加上那段时间正值文明交替中的星际混战,大家关系都不怎么样。星枢之环谁不想要?但谁染指,别星势力都不可能乐意。谁打星枢之环的主意,最后都会被群起而攻之。主打一个我没得到,谁都别想得到。”
“最后打了几百年,星枢之环贸易环境也形成了,大家也都习惯了。再加上这里的确是贸易为先,完全不勾连任何政权势力,所以也就听之任之,顺其自然了。”
“纯贸易星港吗?”鲁新远摩挲下巴,“那的确不容易。就好比一个大型购物商场,屹立在几个国家势力之间,非但没被侵害,盘踞,还被认可独立了……”
反正以他天都人的见识来看,简直不可思议。
就算我得不到,我毁了还不容易嘛?反正大家都得不到,不是自家东西,毁了也不心疼。
“这事儿吧,也有特殊的偶然性。”鲁贝鲁继续道,“星枢之环如果只是靠外环坚固的物理防御的话,也没办法支撑长时间火力猛攻。贸易只是星枢之环让人着迷的一个亮点,却不是核心。它之所以吸引人,又不敢随意毁坏,关键单还是在于那个稀罕的金属外环上。”
“之前说过,暗物质晶体形成的过程是非常偶的。这东西虽然稳定,但形成过程非常短暂,需要在特定的引力场内持续吸收周围的暗能量,才能维持晶体结构稳定。一旦脱离固定的形成引力环境,晶体就会重新分解成原始暗物质,失去实用价值。”
“所以暗物质晶体获取并不容易。现在各大势力,包括星枢之环自己也会持续发布晶体收集任务……啊,抱歉,扯远了。”鲁贝鲁赶紧收回话头,“当初星枢之环的建造集齐了众多势力的共同努力,才采集炼制成这么大规模的人造防御星环。”
“你们看到那上面的鳞片形状了吗?那是为晶体的传导特质特地设计的高效能量传导装置——每一块鳞片因为不同的导角面向不同的方向,能持续不断地吸收、传导宇宙中的各种辐射能,储存在环内。”
“能量收集装置?”林凡一下明了,“所以这个星枢之环,最开始不是作为贸易港使用的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机甲星辰战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机甲星辰战记请大家收藏:(m.2yq.org)机甲星辰战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