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不是终点,好好活着,带着他们的爱活着,活得温暖,活得快乐,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雨停了。东方泛起鱼肚白,淡淡的霞光穿透薄薄的云层,洒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反射出细碎的光,像撒了一地的碎钻。
空气里带着清新的草木香,还有雨后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仿佛能将所有的阴霾都吐出去。陆纤纤带着兔子灯残骸,雇了一辆马车,回到了清玄山的废墟。
曾经仙气缭绕的道观,早已化为一片焦土,断壁残垣间长满了杂草,有车前草、狗尾巴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藤蔓,缠绕在残破的墙体上,透着顽强的生命力。
只有那棵老海棠树的树桩,孤零零地立在原地,树皮碳化发黑,布满了深深浅浅的裂痕,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刻满了岁月的沧桑与伤痛,却在根部冒出了一点嫩绿的新芽,顶着晶莹的露珠,像一颗绿色的宝石,透着顽强的生机,仿佛在诉说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希望。
陆纤纤在树桩旁蹲下身,用随身携带的短剑挖了个坑,泥土湿润松软,带着雨后的气息。
她把清玄剑轻轻放进去——剑身上还留着斩杀仇人的痕迹,也留着当年守护同门的缺口,寒光虽在,却已不再带着杀气,反而透着一丝疲惫与释然。
她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这些年收集的师兄师姐们留下的平安符碎片:大师兄的那块绣着海棠,针脚豪放,带着他爽朗的性子;
二师姐的绣着玉兰,细腻温婉,像她温柔的笑容;
小师兄的绣着山楂,稚拙可爱,藏着他的调皮;
还有霄昀的,绣着一只小小的兔子,和他当年的兔子灯一模一样,针脚歪歪扭扭,却充满了童真。
她把这些碎片一一放在剑身上,每放一块,就想起一张笑脸,想起一段温暖的往事,泪水无声地滑落,滴在泥土里,滋养着这片曾经承载了她所有青春与欢乐的土地。
最后,她放上一块自己连夜做的桂花糕,糕点还带着余温,甜香弥漫在清晨的山风中,与草木香交织在一起,像是在举行一场温柔的告别仪式。
“爹,娘,霄昀,师兄师姐们,掌门师父......”她轻声呢喃,声音带着泪水的哽咽,却异常平静,像是在与最亲近的人对话,又像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我没有仇恨了。我会好好活着,带着你们的爱,带着清玄山的温柔,好好活着。我会把你们教我的善良与温暖,传递下去,不让仇恨再伤害任何人,不让你们的牺牲变得毫无意义。”
她起身时,衣角沾了泥土,却觉得浑身轻快,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压在心头多年的石头终于落地。
转身下山,在山脚下的路口,竟看到了等着她的阿昀。
孩子手里拿着一朵刚摘的野菊花,黄色的花瓣上还沾着晶莹的露珠,像一颗颗透明的珍珠,他跑过来,把花递到她面前,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像盛满了星光:“姐姐,爷爷说,雨停了,太阳就快出来了,黑暗都会被照亮的,善良的人都会被温柔对待。”
陆纤纤接过野菊花,花瓣的触感柔软细腻,露珠冰凉,顺着指尖滑落,滴在手背上,像是一滴清澈的泪。
她牵起阿昀的小手,他的手小小的,暖暖的,紧紧攥着她的手指,带着依赖与信任。
两人沿着江南的石板路往前走——那是母亲的故乡,母亲生前总说,江南的春天最美,满城的玉兰都会开,白的像雪,纯净无瑕;粉的像霞,温柔缱绻;一朵挨着一朵,层层叠叠,温柔得像一片云,能把人心都融化,能把所有的伤痛都抚平。
三个月后,苏州城的巷子里多了一家“清灯铺”。
铺子不大,只有一间门面,门口挂着两盏兔子灯,一旧一新,在风里轻轻摇晃,像两颗跳动的心脏,散发着温暖的光。
旧的那盏是霄昀留下的残骸修复的,外面裹了一层新的素白布,质地柔软,陆纤纤在上面绣了半朵玉兰,针脚细腻工整,每一针都带着思念,是母亲当年教她的第一个纹样,也是了尘师叔僧袍上的补丁样式,藏着对过往的念想,也藏着对未来的期许。
新的那盏是她亲手扎的,竹骨笔直挺拔,像她此刻的心境,绒布是上好的白棉布,洗得柔软亲肤,灯芯点上后,暖融融的光透过布面洒出来,映得门口的青石板都泛着温柔的光,像铺了一层薄纱,又像融化的月光,温暖而不刺眼。
铺子的门是敞开的,里面收拾得干净整洁,透着淡淡的木头香气。靠墙摆着一排排木架,上面放着各色竹篾——粗细不一,都削得光滑无刺,纹理清晰可见。
各色绒布——雪白、米白、浅蓝、浅粉,叠得整整齐齐,像一块块柔软的云朵;还有一筐筐丝线,五颜六色,在光线下泛着莹润的光泽,像一道道彩虹。
靠窗放着一张长长的木桌,是陆纤纤特意请木匠做的,桌面打磨得光滑,方便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扎灯。墙角放着一个小小的灶台,上面摆着一个蒸笼,偶尔会飘出桂花糕的甜香,吸引着巷子里的孩子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又笙》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又笙请大家收藏:(m.2yq.org)又笙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