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有时候各种禁制措施的实行,是取决于有没有能力去执行。
正因为天下太平,更方便把网收紧。
反正我统治稳固了,我不再需要和其他人妥协了,也不用装样子了,我想干啥就干啥,别人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除此之外,还和乾隆皇帝个人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大清这种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时代,皇帝个人的思想对全国政策的影响是具有直接和重大影响的。
所谓:一言倾天下。
那些认为古代的皇帝全都是一个人说了算,大权独揽,事必躬亲,想干啥就干啥,这个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古代帝制有2000多年,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
东汉中后期,皇帝年幼,外戚与宦官交替掌权。东晋时期,门阀政治,世家大族实力强大。
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制度上对皇权形成了制约。
宋朝时期,号称“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士大夫集团崛起。
在这些朝代里,外戚、宦官、世家大族、士大夫等或多或少都会对皇权形成制约,皇帝是无法随心所欲的。
但是到了我大清朝乾隆统治时期,在经过之前几代皇帝的努力集权,此时君主专制已达顶峰,能限制皇权的东西已经很少了。
皇帝个人对于全国的治理、对政策的影响更是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
连乾隆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乾隆在养心殿东阁挂上了他亲笔写的康熙皇帝圣训,开头便是:“天下之治乱休咎,皆系于人主之一身一心。”
那乾隆皇帝个人的思想倾向到底是啥呢?
乾隆对儒家的纲常伦教表现出了异常的坚守,一切不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的思想、行为,他都不喜欢,他都要禁止。
所以当时如果有人批评圣贤的话,就有可能会被判有罪。
事实上,乾隆自己就经常批评古书、圣贤,但是他批评,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乾隆希望以君道兼师道,君师合一。
皇帝不仅是天下人的君主,处理国家大事,也是天下人的老师,负责教化万民。
因此,国家要垄断知识与文化,要为文化订立标准,文化的好与坏由国家来决定,或者说由皇帝来决定,皇帝的标准就是天下臣民、思想文化评判的标准。
既然如此的话,乾隆怎么可能会允许民间有自由言论的存在呢?那还不是但凡不符合我的标准的,全都要禁掉、毁掉吗?
乾隆对于忠诚特别看重。在儒家文化中,忠君只是其中一部分,不是全部。
但是乾隆却着力宣传君臣关系、忠君文化,在乾隆朝大臣的谥号里带有“忠”字的特别多,乾隆还把关羽的谥号由“壮缪”改为了“忠义”。
乾隆如此宣扬忠君文化,其实就是在弱化民众的反抗意识、培养奴才。
而同时期的欧洲呢?启蒙运动正在兴起,他们批判专制王权与教权,提倡自由、民主、平等,解放人们思想。
他们在全世界殖民、建立定居点、拓展生存空间、掠夺财富。
周晓的历史很渣,但清末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大概还是知道的,那个时期普通百姓像猪狗一样生活,犹如人间地狱一般,暗无天日。
这些外来的统治者根本没把百姓当人看,全都当做是奴才和人形畜生。
喜欢穿越女帝,清廷覆灭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女帝,清廷覆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