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路从外观上看几乎一模一样,光靠肉眼观察,根本无从分辨。
他知道,突破口肯定还是在这老者身上。
只是不能直接问,需要想办法撬开他的嘴。
“守护者前辈。”叶初云对着雕像拱了拱手,态度恭敬。
“晚辈初来乍到,对此地规则尚不熟悉。”
“不知前辈可否为晚辈解惑,这两条路,除了真伪之外,可还有其他区别?”
“比如,通往的区域是否有所不同?”
他换了一种问法,不直接问哪条是真,而是询问道路本身可能存在的特性。
老者雕像眼睛睁开一条缝,瞥了叶初云一眼,慢悠悠地道:“你小子倒是机灵,懂得迂回。”
“罢了,看在你态度尚可的份上,老夫便破例回答你一个问题。”
“记住,你只有三次向老夫提问的机会,问过之后,无论你是否选择道路,老夫都不会再开口。”
三次提问机会,这是一个重要的限制。
叶初云心中一凛,更加谨慎。
老者回答:“通往的区域是否有所不同?”
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有没有区别,而是重复了叶初云问题中的半句。
叶初云愕然。
这就算回答了吗?
似乎算,但又没给出任何有效信息。这老狐狸!
“多谢前辈。”叶初云不动声色,继续问道,“那么,请问前辈,如果选择了错误的路,除了被传送出去并失去资格之外,是否还会有其他的惩罚或者代价?”
他试图从结果方面寻找蛛丝马迹。
老者这次回答得稍微具体了一点:“虚幻之路,乃镜花水月,触及即碎。”
“除了资格尽失,并被送回原点,无额外惩罚。”
“然,失去的机缘与付出的代价,本身已是最大之惩罚。”
这句话信息量不大,但确认了错误选择没有生命危险或其他属性损失,这算是个好消息,但也仅此而已。
只剩下最后一次提问机会了。
叶初云的大脑飞速运转。
不能直接问真假,问道路特性对方打太极,问结果得到的答案很模糊。
必须问一个能间接推导出答案,并且对方无法回避或模糊回答的问题。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两条岔路,又看了看那老神在在的老者,一个念头突然闪过。
这老者雕像坐在这里,他的视角是怎样的?他
是否对两条路有某种定义或者偏好?
叶初云仔细想了想,问出了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问题。
“守护者前辈,您坐镇于此,见证无数挑战者。”
“请问,在您看来,选择左边这条路的挑战者,更多的是因为谨慎,还是因为直觉?”
这个问题非常巧妙。
它完全没有涉及道路的真假,而是在询问“选择左边道路的人”的动机。
这是一个关于观察印象的问题。
如果左边是真实之路,那么选择左边的人成功通过了,老者对他们的动机可能会有某种倾向性的描述。
比如,可能觉得他们更谨慎,因为做出了正确选择,或者觉得他们凭直觉就选对了,运气好。
如果左边是虚幻之路,那么选择左边的人都失败了,老者对他们的动机描述可能就会带有负面色彩。
觉得他们鲁莽,仅凭直觉就跳坑。
无论答案是什么,都能反映出老者对左边道路潜在成功率的隐性认知,从而间接推断出真假。
老者雕像显然没料到叶初云会问出这样一个看似无关,实则暗藏机锋的问题。
他脸上的表情僵硬了一瞬,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仔细地打量了叶初云一番。
他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权衡如何回答。
最终,他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意味:
“选择左边者,十有八九,皆言凭借直觉。”
说完,他彻底闭上眼睛,如同石化,无论叶初云再说什么,都再无反应。
三次提问机会耗尽!
叶初云得到了最后一条信息:“选择左边者,十有八九,皆言凭借直觉。”
他立刻开始分析:
“十有八九”这个词,首先表明了样本数量不少,具有参考价值。
“皆言凭借直觉,关键点在于“言凭借”。”
“这意味着那些选择左边的人,事后或者当时对外宣称是依靠直觉。”
但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陷阱!
那些选择左边的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老者没有明说。
假设左边是真实之路。
那么选择左边的人成功了。
成功者回顾自己的选择,可能会将正确的选择归功于“敏锐的直觉”、“福至心灵”等等。
这符合“皆言凭借直觉”的描述。
假设左边是虚幻之路。
那么选择左边的人都失败了。
失败者面对失败,可能会找借口,比如“我当时就是脑子一热,凭直觉选的”、“感觉左边顺眼就选了,没想到是坑”。
这也完全符合“皆言凭借直觉”的描述。
两种情况似乎都能解释得通。
叶初云眉头紧锁,感觉自己似乎抓到了什么,但又隔着一层薄纱。
“言凭借......”他反复咀嚼着这三个字。
“这是他们‘说’的原因,不一定是他们‘实际’的原因,更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
老者的描述,聚焦在挑战者“事后”的言辞上,而非道路本身的属性。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无论左边是真是假,选择它的人都倾向于用直觉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如果是这样,这个信息就毫无价值。
但老者特意点出这一点,真的毫无价值吗?
叶初云换了一个角度思考。
如果自己是设计这个关卡的人,会如何设置?
前面遇到了诚实者和诡辩者的组合,考验的是逻辑推理。
那么这一关,考验的应该有所不同。
这个老者给人一种精明又能洞察人心的感觉。
这一关考验的,或许就是对人性的洞察和对信息的甄别。
老者提出付费咨询,这是一个诱惑,考验的是挑战者是否愿意为捷径付费。
他给予三次提问机会,但回答含糊其辞,考验的是挑战者能否从有限且模糊的信息中提取出有效内容。
他最后关于“直觉”的回答,听起来像是废话,但或许真相就藏在这看似无用的信息之下。
《杀怪百分百爆率,你跟我比幸运?》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杀怪百分百爆率,你跟我比幸运?请大家收藏:(m.2yq.org)杀怪百分百爆率,你跟我比幸运?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