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七分蜀酒

首页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锦衣 秦吏 崇祯十五年 覆汉 镇北王 三国之绝世谋臣 我的公公叫康熙 承包大明 我娘子天下第一 天天勾栏听曲,成镇国驸马了?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七分蜀酒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全文阅读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txt下载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世家大族——弘农杨氏

上一页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弘农杨氏的郡望

2、东汉时期的璀璨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杨恽虽死,可弘农杨氏的经济实力依然还在,史载杨恽曾从其继母那里继承了数百万的财产,从其父那里继承了五百万的财产,加起来快一千万了,可他轻财好义,将这些财产都分给了亲戚们。一般人家即使想像他这般轻财,又从哪儿弄到千万的财产?这还只是杨恽一人,族中的其他子弟呢?可见弘农杨氏之富裕。

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弘农杨氏子弟提供了比较优渥的生活条件,都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弘农杨氏子弟亦是如此,他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不断学习儒家文化,在儒学当道的环境下努力向经学文化家族转型。西汉末年,杨宝(杨谭之子)通过主攻《欧阳尚书》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声名鹊起。

关西孔子—杨震

适逢乱世,杨宝避居山林,潜心学问,吸引不少士子找他拜师,他没有像很多大儒那样敝帚自珍,而是倾囊相授。王莽篡汉之后曾多次征召他为官,可他始终拒而不受,由此在士林中收获了崇高声望,成为一代名士。他的这种风骨对族中子弟,尤其是其子杨震产生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杨震少时亦学《欧阳尚书》,后来拜得太常桓郁为师,通习各家学问,以博学而闻名于世,被人尊为“关西孔子”。

杨震在盛名之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心态,曾多次拒绝朝廷征辟,安安静静地做了二十多年学问,直到晚年时才入仕为官,从县令一路升为太尉。杨震之子杨秉因家学渊源,被朝廷征召为汉桓帝的“帝师”,此后官运亨通,和其父一样当上了太尉。杨秉之子杨赐很好地继承了父祖的基因,勤于学问,被安排为汉灵帝讲学,成为“帝师”,后累迁为太尉。弘农杨氏由此成为“四世三公”的顶尖世家。

东汉名臣—杨赐

二、弘农杨氏的没落之路

1、曹魏时期的“站队”

弘农杨氏让人钦佩的并不是其“四世三公”的盛名,而是不管家族如何显赫,始终能坚守其清正守节的家风。从杨震到杨赐,都能尽忠职守,清白为官,杨震在朝中为官期间坚持与乱政的宦官斗争,直至最后被宦官构陷,遭贬为庶民,他在回乡途中选择了以死明志,不仅对阴霾笼罩的朝堂发出了最后一击,还为族中子弟及后世子孙做出了表率。杨秉在担任太尉期间,继续坚持打击宦官势力。

杨赐在担任司徒期间多次向汉灵帝指出宦官干政的问题严重性,并对清流大臣多加保护。弘农杨氏之气节和风骨因而闻名于世,其族中子弟和汝南袁氏不同,汝南袁氏对自己的羽毛颇为爱惜,弘农杨氏却不管面对何种威胁,始终坚持与宦官势力抗争到底,对于乱政的权贵,他们也是避而远之,这在东汉后期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众多世家大族选择另谋出路。比如汝南袁氏直接下场与群雄竞争,一心想着取汉室而代之。

弘农杨氏却是另外一番表现,族中子弟始终坚定守护汉室的信念,跟着汉献帝从洛阳跑到长安,又从长安回到洛阳,最后又从洛阳迁至许都,切实做到了不离不弃。汉献帝在长安期间,杨赐之子杨彪积极周旋于各大势力之间,为保障汉献帝的安全而不懈努力。弘农杨氏对汉室的忠诚自然是不符合曹操的利益需求的。

史载“操托彪与术婚姻,诬以欲图废置,奏收下狱”,可见杨彪和曹操之间的对立有多严重。随着曹操势力的发展,曹操想着兼容并蓄,借弘农杨氏来壮大自己的声威,可杨彪压根不买账,直接来个“称病不出”。曹操眼见弘农杨氏不配合,且自己时日无多,便下了狠手,处死了杨彪之子杨修,严重削弱了弘农杨氏的影响力。

2、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病急乱投医

弘农杨氏既然与曹魏不对付,曹魏自然不会让弘农杨氏恢复往日实力,直至司马氏做大,这种局面才得到改观。司马氏为了篡魏自立,对士族多有扶持,以期借助士族的力量来压制曹魏皇室,其中自然不会忽视曾经被视为士族翘楚的弘农杨氏。司马昭为此与弘农杨氏联姻,让自己的嫡长子司马炎娶杨炳(杨震的五世孙)之女杨艳为妻。司马炎篡魏建晋后,杨艳成为西晋第一任皇后。

泰始十年,杨艳病逝,两年后,司马炎又立杨艳的堂妹杨芷为皇后,弘农杨氏在西晋还没怎么发力,就一门双皇后,成功化身为外戚家族。高门士族+外戚=快车道,弘农杨氏迅速恢复往日尊荣,杨芷之父杨骏在司马炎去世后,奉命辅政,族中子弟多有高官厚爵,权势足以与皇室比肩,时人称杨骏、杨珧和杨济为“三杨”,史载“骏及珧、济势倾天下”。然而杨骏的德行远不如其先祖,有嫉贤妒能之恶习。

杨骏当政期间,刚愎自用,大肆培植亲信,引发宗室、大臣们不满,进而让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找到了机会,被贾后给灭了三族,弘农杨氏因此而遭受了致命性打击。杨骏死后,西晋也开始走上了末路,从八王之乱到永嘉之乱,北方大地再度烽火燎原,存活下来的弘农杨氏子弟在这种大环境下也是无所适从,四处躲避战乱。散居在各地的杨氏子弟,为了重现家族的昔日荣光,进入了一种“病急乱投医”的状态。

杨修的曾孙杨朗循着衣冠南渡的大潮跑到了江南,依附于王敦的羽翼之下,以期通过王敦的扶持来重振门楣,即使王敦率军攻打晋元帝司马睿,杨朗依然选择效忠于他。杨修的四世孙杨亮选择留在北方,在姚羌首领姚襄麾下效力,后来又投降桓温。杨亮之子杨佺期和杨广后来走的也是从武之路,死在了桓玄手上,族中的杨思平和杨尚保等人因此“俱逃于蛮”,后加入刘宋阵营,结果依然未能幸存,弘农杨氏自此衰微。

结语

综上所述,弘农杨氏既不是“龟兔赛跑”中的“兔”,也不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的“木”,其衰败只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正常变化。从两汉到隋唐,期间有多少次风云突变?士族群体要想累世不衰,本就是极为困难的事情,就拿琅琊王氏来说,其在东晋时期的实力岂不比东汉时期的弘农杨氏强?不也照样没能跻身于“五姓七望”吗?

有人说弘农杨氏在北魏有杨播这一支颇为显赫,包括建立隋朝的杨坚(有很多人认为杨坚是异族,改的汉名。)也是出身于弘农杨氏。然而他们所编排的世系是漏洞百出,很难证实他们确系弘农杨氏子弟。或者说,不管杨播、杨坚是否出身于弘农杨氏,都难以掩盖弘农杨氏在唐朝已经没落的事实。

喜欢从原始部落到清末请大家收藏:(m.2yq.org)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长嫡 全球高武 我不是戏神 剑来 十里芳菲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退下,让朕来 超神机械师 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烟雨楼 这个警察强到离谱却过分低调 重回1982小渔村 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 开局不当舔狗,反手重启华流巅峰 仙父 全能ACE,我在选秀节目杀疯了 
经典收藏唐朝第一道士 1850再造中华 镇北王 我岳父是李世民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争霸:我召唤华夏诸将横扫天下 大明武帝:封狼居胥 满唐华彩 秦吏 蜀臣 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 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 瀚海唐儿归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红楼之旁支贵族 史鉴明古 大宋好屠夫 歪门斜道 论腹黑,三国我没怕过谁 三国之执掌天下 
最近更新大明狗腿子 三国凭实力截胡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大夏镇远侯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来自罗马的异梦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山贼之谋定三国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明英宗朱祁镇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七分蜀酒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txt下载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最新章节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