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有个嗜好,爱金银,巴不得国库和皇宫内库都被金银塞满,可以大方地花,永远花不完……
但是,暂时只有少数人看清这一点。
不久后,又有官员弹劾唐风年在民间豢养大量死士,恐怕是效仿魏晋时的野心家司马懿,此事在京城朝堂引起轩然大波。
新帝不相信,但文武百官偏偏相信,还要求严查、严惩,义愤填膺,唾沫横飞。
“皇上,豢养死士,就是图谋不轨啊!”
“如果他真的学司马懿,有谋朝篡位之心,后果不堪设想!”
“像这种人,宁肯错杀,绝对不能让他变成漏网之鱼!”
“必须杀一儆百!”
……
新帝眉头微皱,沉默片刻,暗忖:百官反应这么大,如果不查清楚,难以服众。而且,如果以后别的官员有样学样,祸害无穷。不过,朕不能偏听偏信,不能错杀忠臣。
于是,他决定派东厂太监去查探真实情况。
被选中的太监恰好是司礼监大太监胡八的干儿子,名叫蒋忠贤。
刚一上路,他就欢天喜地,满腔热切,暗忖:运气真不错,遇到一个肥差!那唐大人多次把金银财宝上交国库,这次我帮他一把,他肯定要好好谢我。到时候,他手里的好东西肯定任由我挑选!赚他几千两银子,肯定不在话下!嘿嘿嘿……
等他到达福州,经过明察暗访,发现唐风年养的所谓“死士”,仅仅是一群年纪小的孤儿,年纪跨度在几个月和十二三岁之间,干的事无非就是念书、写字、像儿戏一样扮演将军士兵、搞民间巡逻队、大喊大叫要打倭寇打海盗……
那群孩子哪里像什么阴谋野心家的死士?简直像唐大人女儿的玩伴。
蒋忠贤心想:这群毛孩子,能翻起什么风浪?等回京后,我可以为唐大人澄清误会,顺便多美言几句。不过,前提是他给我许多金灿灿、白花花的好处,嘿嘿……
他想得很美,拿着浮尘,带着几个小太监,大摇大摆地走进官府,递上盖章的公文,去见唐风年。
唐风年早就明白:为官的准则之一,就是不能随便得罪太监。因为太监的本事比想象中更大,而且太监的嘴距离皇帝的耳朵很近,随随便便就能进几句谗言。何况,史书上记载过那种把皇帝当傀儡,玩弄于手掌之间的摄政太监。
于是,唐风年热情接待这几个远道而来的太监,请他们落座、喝茶,又询问他们是否要吃酒饭?
然而,蒋忠贤此次前来的目的是占几千两金银的大便宜,而不仅仅是占一顿酒饭的小便宜。
于是,他轻松随意地耍一耍手中浮尘的长毛,如同狐狸玩自己的尾巴一样,笑着说:“唐大人太客气,杂家已经吃过饭,特意来跟唐大人叙叙旧。”
唐风年挑眉,微笑,暗忖:叙旧?哪来的旧交情?
他仔细回想,确定自己跟这个蒋公公不熟,以前没打过什么交道。
不过,为了不得罪这太监,唐风年说句违心话:“荣幸之至。”
此时,气氛良好,唐风年还没察觉到那些看不见的刀光剑影。同时,也低估了眼前这个笑面狐狸太监的贪婪。
寒暄过后,唐风年主动询问:“蒋公公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蒋忠贤虚情假意地笑道:“杂家亲自为皇上办事,非常重要的事。”
他故弄玄虚,目的就是像钓鱼一样,引唐风年上钩。只要唐风年关心这个问题,并且追问,他就准备吓唬唐风年。
他就像狐假虎威的狐狸,皇帝和朝廷就是他背后的老虎,眼前的唐风年被他当成小白兔。
在他的预想中,等到兔子害怕时,就会主动把“胡萝卜”献给他。到时候,他来个礼多人不怪,多多益善,满载而归,何乐而不为呢?
蒋忠贤察言观色,等待片刻,没有等到唐风年的追问或者献殷勤,暗忖:这唐总督有点不上道啊,居然不主动给我送礼。
他端起茶盏,喝茶,脑子转得飞快,做下一步打算。
在他的经验中,索贿难不难,要看对方是否上道,是不是同流合污的同道中人,还要看对方是否心虚……
心虚的贪官污吏,往往会主动向太监行贿,求太监帮忙。
在沉默的空白中,气氛越来越微妙。
唐风年也端起茶盏喝茶,若有所思。
其实,他已经事先得知蒋公公来福建的目的,所以懒得追问。
他的消息来源有两个。
其一,欧阳城作为天子近臣,一得知别人弹劾唐风年违规豢养死士,意识到事态严重,立马派心腹之人快马加鞭,给唐风年通风报信,提醒他小心提防别人陷害。
其二,宫中的太监小法海如今混得不错,耳目灵通,把唐风年当朋友,于是在第一时间派人给居住在唐府的石晨晨通风报信,让晨晨赶紧派人送信,把危险的信号转告给唐风年。
给唐风年送信的人真心着急,顾不上辛苦,跑得飞快。
而替皇上办事的蒋公公却一路上好吃好睡,欣赏沿途风光,收一收沿途官员赠送的“土特产”,随时保持一个体面太监的优雅和富态,所以一路上慢慢走,不着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小财主招上门女婿请大家收藏:(m.2yq.org)小财主招上门女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