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训在考虑,是否可以趁他还在位之际,为诸子配备亲军,让其踏足周军此前还未远征过的地方,剑指四方。
但这个想法还未成型,柴宗训就相继失去了文武两位大臣,内阁首辅毕士安、枢密院副使潘美二人,皆因年老于近日离世。
听闻消息后,柴宗训悲痛万分,宣布辍朝三日,为二人举哀。
尤其是潘美,其曾身兼火器军司指挥使与军事武器研究院两项重任,柴宗训敢把这两个掌握国之重器的位置,皆交由潘美一人打理,足可见他对潘美的信任。
“仁叟乃一善人,事朕以至辅相,饬躬慎行,清慎如古,着追封为‘太师’,追谥‘文简’。仲询知兵善战、节义始终,为朕殚其谋、尽其忠,不遗余力,且守土有责,着追封为‘太保’,追谥‘忠敏’。”
毕士安二子与潘美诸子,皆得到了朝廷的封赏,两家并没有因二人离世,而受到大周的冷待。
潘贤妃与赵王妃潘承苒二人,得了柴宗训的旨意,能够亲往潘府致祭。
潘承苒已然身怀六甲,无奈的是,潘美与这孩子无缘,今生再不得见。
毕士安去后,柴宗训还是未能下定决心升任李沆为首辅,而是越过了他,将吕蒙正提拔为了内阁首辅。
陈恕则被柴宗训升任到了东阁大学士的位置上,海关部尚书改由王随担任。
王随历任州府,且对海运一事见解颇深,已在左侍郎之职历练了多年。
此次升任尚书之职,足见柴宗训对王随的信重,毕竟海关部关乎大周海运,早已是大周经济来源的大头,地位举足轻重。
至于潘美生前军事武器研究院一职,柴宗训则交给了赵王元晔,一来元晔是潘美外孙,身份上而言比较容易掌控研究院。
二来,元晔本人也对武器研究颇有心得,不时还会亲赴潘府,与潘美一道,彻夜研制新武器呈递给柴宗训鉴赏,十分用心。
至于枢密院副使一职,柴宗训有意交由李继隆担任。
李继隆身为太子亲舅,既然柴宗训已将军事武器研究院交给了元晔,自然要对太子元明有所安慰,枢密院副使的位置最合适不过。
就连侦察军司指挥使一职,柴宗训也顺道交给了李继和,并没有因此削弱了李家在军中的势力,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反而还变相加强了。
李继和原校事卫都点检一职,则改由杜衍担任。
杜衍乃是唐相杜佑之后,登进士科后,在军中任职过一些时日,以善于治狱闻名,这才入了柴宗训的眼。
“多谢陛下愿意信重于臣,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托!”
柴宗训之所以在挑选新任校事卫都点检之际,将李家排除在外,也是考虑到,李家人在校事卫都点检的位置上待了太久,也是时候该挪动挪动了。
“愿你日后能谨记今日之言,善始善终,切莫言行相悖。”
喜欢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请大家收藏:(m.2yq.org)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