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妞在纺织厂彻底安顿下来,她性子静,手脚却麻利,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账目做得清清楚楚,财务科的老师傅有次在路上碰上水淼了,便夸陈二妞:“这小陈同志,话不多,可心里有谱,是块好料子!”
陈贵知道自己这个闷葫芦的二女儿在纺织厂站稳脚跟后,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家里经过那场风波,他对葛大妮也是寒心了。
要不是现在他根本没想过还有离婚这个念头,再加上还有小儿子呢,不然真的不想跟葛大妮过了。都说妻贤夫祸少,他倒不要求葛大妮多贤惠,但是也不能这么昏头给自己的孩子使绊子吧?!现在好了,两个女儿都和她离心了,她却还在可惜那一笔给儿子的造房子的钱!!
葛大妮虽然心里还憋着口气,时不时对着墙角嘟囔“闺女翅膀硬了”、“白养了”,但在陈贵铁青的脸色和“再闹就真送你回娘家”的警告下,到底不敢再兴风作浪,只是对着娘家人也多了怨气,觉得是他们坑了自己。
要不是选的人没选好,把她供出来了,怎么会成了这样的局面。然而她兄弟对她更是恨之入骨,毕竟把这事情搅黄的是葛大妮的弟媳妇,陈家的人,反而害得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
葛大妮的爹娘也是怪自己女儿……这就让葛大妮伤心了,她这人其他不好,但是对这里父母兄弟是真的好的,哪知道就这事,她就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了?!狗咬狗,一嘴毛,葛大妮和娘家彻底闹掰了。
“该!”大妞听到这些事的时候当下就说了这句,又转头看向自己的妹妹,“我可跟你说,你对爹用心没事,毕竟这么多年你的学费生活费他说给就给,这方面是没的说的,但是你要是被娘三言两语把工资给了,别怪我不认你这个姐妹!!要我说你把工资交给奶奶,让奶奶给你保管!”
姐妹两人难得有时间凑一起来看看奶奶,大妞对自己这个妹妹不放心,耳提面命。
“二妞都是大姑娘了,懂事,知道好歹,不会乱花钱的。”方满福说道。
虽然说第一个月的工资就花了一干二净,给奶奶的,给水淼的给爹的,给姐姐他们买这买那的花了一干二净,让葛大妮差点气歪了鼻子,在家嘴不停骂二妞是一个败家子。
但不管怎么说,两姐妹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葛大妮有陈贵压着,也兴不起什么风浪。
水淼的生活依旧忙碌。《归山》这部电影大获成功,也让她其他作品变得炙手可热了!《春溪》也要改编成电影了,一回生二回熟,这次新电影还是谢导演执导。
这些年,水淼的名声愈发响亮,不仅在文艺界,在普通工人、市民中也拥有了许多真心喜爱她的读者和观众。
1957年的春天,一场旨在整顿作风、改进工作的整风运动在全国展开。号召大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给党提意见。起初,气氛是热烈的,各单位、团体座谈会开个不停,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水淼所在的单位自然也沉浸在这股风潮里。学习讨论会上,领导反复动员:“大家要消除顾虑,大胆建言,帮助党整风,这是对我们事业的负责!”水淼作为一个全国知名的作家名人,按道理来说需要积极响应的。
但是水淼知晓这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非要用一句话概括的话,那就是好好的一部经被念坏了。
初衷是好的,想要通过内部整风和外部监督来克服官僚主义。
但由于对批评的容忍度极低,以及对形势的误判,它迅速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政治清洗运动。而后,这场运动不仅改变了数十万人的命运,更深刻地塑造了此后二十年社会的政治氛围和发展轨迹。
所以就算是水淼,在这样的节骨眼,也是如履薄冰。真要不得不发言,也是再三斟酌,而不是像其他同事,恨不得从头到脚批的一无是处。
在一次小组讨论上,她结合下乡采风的见闻,斟酌着措辞说:“我觉得,有些基层的同志,工作热情是高的,但有时候方法是不是可以更细致些?比如跟老乡沟通,多些耐心,效果可能更好。另外,咱们搞文艺创作的,在反映工农兵伟大业绩的同时,是不是也能多探探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千人千面,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也不能脸谱化……”她说的温和,态度也诚恳,当时还引得几人点头。
但很快,随着运动的深入,气氛有些变味。一些人的言论越来越尖锐,甚至带了点火药味。水淼本性谨慎,到了这个时候,她便不再多言,闭上了嘴巴只带了耳朵。
话怎么说来着,树欲静而风不止,还有一句就是“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
现在的水淼身份和地位正是契合了这句话。她的才华、名声,以及后来的沉默,在某些人眼里,成了刺眼的存在。
说起来还是和她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她在县城的宣传部,而看不过眼的是京城电影制片厂的一个叫胡卫东的编剧,科班出身,有些才气,但心胸狭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请大家收藏:(m.2yq.org)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