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情形,让周瑜非常的难受,你说出兵吧。
出师无名。
晋王和刘备有私人恩怨,曹操又是有名的国贼。
没必要拿江东兵的性命去冒险。
袁熙势力强大,号称大军三百万,能不招惹的,就不去招惹。
可如果不打,万一刘备被灭了,袁兵乘势南下,
渡江作战,夺取江东六郡,
就等于是失去了刘备和曹操两个盟友,江东将陷于独自作战的窘迫中。
第三,江东兵豁上老本去跟袁军拼命,
胜了之后,曹操刘备,这两个丧家犬,定然乘机瓜分江东之地。
那时候,吴王赔本赚吆喝,更是别扭。
周瑜做的最好的打算是——隔岸观火,最好袁、刘、曹。
这三家三败俱伤,袁军无力南下,
刘备、曹操羽翼断折,江东出兵把两家收拾了和袁军平分天下。
才是上策。
至于消灭势力强横的袁兵,周瑜根本连想都没有想过。
那是不可能的,至少在近十年内,没有人可以做得到。
所以周瑜和孙权说:“此刻形势还不明朗,劝大王静观其变,不要轻举妄动。
假如开罪于晋,后患无穷,失去刘备这个盟友,对江东也是一大损失。
再等等,看看两家的态度如何。
我军此刻要做的,就是谨守城池,派兵守住大江和江夏郡,防止袁、刘吞并。”
孙权也觉得周瑜说的有理,命令周瑜率兵赴三江口布防。
自己也要赶赴柴桑。
可是,孔明和鲁肃根本就不让他走。
整天缠着,一个让出兵,一个让观战。
烦都烦死了。
鲁肃第三天又来了,说是,晋王说了,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把竟陵以南的土地全部并入江夏郡割让给东吴。
竟陵以南?
差不多有一个郡的土地,纵横百里,湿地肥沃,可以屯垦。
孙权一下子就动心了:“晋王此话当真?”
鲁肃也不跟他拐弯抹角,直接了当:“晋王割地给吴王,原因有二,其一,就是让大王放心。
袁军目的只在荆襄,绝不会染指江夏、江东。
其二,竟陵临近乌林,若屯兵于此,必定威胁樊口,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这样的战略要地,晋王都肯割爱,足见其没有图谋江东的心思,大王一定要明鉴。”
孙权心里是一千一万个愿意。
可是他还要征求,张昭和周瑜的意见。
摆摆手道:“寡人疲惫,过几日再给先生答复。”
鲁肃出去之后,孙权立即就给周瑜写了封信,把情况说了,送到三江口。
周瑜这里也迎来了一位客人。
就是他的小学同学——蒋干。
蒋干和周瑜小时候,关系还算是可以的。
蒋干经常抄袭周瑜的作业,因而免除了不少,教书先生的杖责之刑。
所以内心里一直很感激周同学。
两人见面寒暄了一番,周瑜就把笑脸拉长了,
差不多下巴可以挨着地面:“你是不是来劝降的,要是的话,啥也别说,喝完酒立马走人,我没兴趣听。”
“你看,你看,小周,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是那样人嘛?
咱哥两儿,这是什么关系。杠杠地。我了解你的脾气——
刚正不阿,忠心耿耿,威武不屈,贫贱不移。
怎么会给你劝降?我是来给你说一下,晋王的意思。“
周瑜听了蒋干的这几句马屁,心情很是舒畅,拉长的脸,
又缩了回来,笑道:“知道,知道,老蒋你不是那种人。
说吧,晋王到底想怎么样?”
孙权是吴王,所以,周瑜也没必要对袁熙不客气。
这都是关系问题。
蒋干道:“是这样,晋王的意思,他不是来打吴王的。
是找刘备和曹操算账的。你都不知道——”
蒋干看看四周无人,压低了声音,悄悄道:“小周,其实晋王和刘备是有私人恩怨的。”
周瑜大笑道:“扯淡,整个大汉朝谁不知道,你们晋王厚颜无耻,
抢了人家刘备的老婆,我还不知道,你也太小看我们吴国的情报系统了吧。”
蒋干砸着嘴道:“哎呀,知道就好。那就更容易了。
这事儿,是这么回事。
晋王的侧妃,蔡夫人,就是蔡文姬。
刘备以前,在她身上做过败德事。
蔡文姬,至今耿耿于怀,总是在这个晋王耳朵边上吹枕头风。
晋王又杀了张飞,还抢了刘备的老婆。
我跟你说,小周。他们两个那仇恨大了去了。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我的意思是说,吴王,没必要淌这浑水。
晋王不灭刘备,刘备迟早报仇,这都是私人恩怨,没办法的事情。你说对吧。”
周瑜苦笑:“活该,他袁熙,三宫六院还不行,祸害人家老婆,人家能跟他善罢甘休吧。”
蒋干摆手道:“那事儿,跟你没啥关系,知道吗?你怎么就知道不是甘夫人勾引的晋王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每晚一个核故事请大家收藏:(m.2yq.org)每晚一个核故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