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众人都好奇的看向了李恪,秦王总是有非比寻常的方法。
他说有最直接、最便捷、最容易的办法,绝对不是在夸大其词。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人!”李恪微微停顿,吸引众人注意力,然后说出了一句话。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人?
官员们有些疑惑,不明白要联合哪些人。
“想要剿匪,仅仅依靠官府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依靠除了土匪以外的所有人:百姓!”李恪继续讲解道。
百姓?
一些官员们感到诧异,不以为然。
百姓大字不识一个,只知道耕地打渔打猎,很是愚昧,剿匪这种事情,让他们帮忙也帮不到什么。
而且官府依靠一群普通百姓剿匪,传出去岂不是很丢人?
李恪看着在场官员的反应,他们虽然没有说话,但也能猜出对方心中所想。
今天把他们聚集在此,就是为了改变他们的固定思维。
“想必你们很多人都觉得,百姓愚昧无知,胆小怕事,联合他们剿匪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联合百姓很丢人,对吗?”李恪问道。
众官员低头沉默,没想到秦王竟看出了他们心中所想。
“在平时,百姓的力量确实小,但若是将百姓调动起来,他们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
李恪继续讲述着。
“咱们皇上说过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是水,朝廷是舟。由此可见,百姓的力量之强。
你们想要彻底剿灭盗匪,就要发动百姓,让他们参与到剿匪之中,比如提供情报、物资运输等等,
甚至是一些大的村落,可以派士兵去训练百姓,让他们懂得如何与盗匪作战……”
众官员静静听着,一开始不以为然,但越听越觉得有道理。
盗匪熟知地势,打不过就往山林里面躲避,等官府军队撤退后,便出来劫掠,很难根除。
若按照秦王所言,让各地百姓都参与到剿匪之中,这是利国利民的事,关乎百姓的利益,他们肯定不会拒绝。
若是官府再给一些奖励,百姓们的积极性会更高。
各处百姓都配合官府剿匪,盗匪们想要躲避、逃窜,怕是无处可遁!
“你们是父母官,想要做出政绩,想要升官,就要管理好治下百姓!”
等众人思考的差不多了,李恪又说道。
“这次剿匪任务,算是本王给你们的一次考核,考核通过的,以后可以继续升官,有更大发挥空间。
考核不通过的,以后仕途怕是到此为止了。”
众官员瞬间精神劲十足,关乎仕途的事,他们必须着重关注,认真执行!
“如何联络百姓,如何让百姓信任、支持官府的行动,本王军师会教导你们的。”
李恪走到了洞庭湖边,望向了远方。
“下去吧,本王会看着你们行动的。”
官员们点点头,小心翼翼的退下了。
姚广孝走了上来,道:“主公,附近山地较多,大大小小的盗匪无数,想要彻底根除,难度不小。咱们这次真的要彻底剿灭吗?”
一般情况下,把大的盗匪解决就差不多了,小的盗匪也掀不起太大风浪,若是连他们一起剿灭,怕是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
“军师,剿匪就要剿彻底!不彻底,迟早是隐患。本王治下,必须太平稳定,不允许有影响本王统治的势力存在。
而且,本王此次不仅仅是剿灭十州之匪!通知下去,凡是本王治下的官员,即刻开始,开战剿匪运动!
任何盗匪统统剿灭,该杀的就杀!不需要有任何心软!”李恪的眼神变的冰冷。
姚广孝微微一愣,没想到主公竟要开展如此大的动作。
如今李恪管理的地盘可比李世民大多了,想要将内部所有盗匪解决掉,难度不小呀。
而且彻底剿灭盗匪,不能只有武力剿灭,这只是暂时的,以后可能还会冒出新的盗匪来。
想要真正解决,那就要保证百姓们都吃饱饭,官员们秉公执法,不冤枉好人,也不放过坏人。
总之,彻底剿灭匪徒,是一场艰巨的任务。
姚广孝心中有惊讶,但并未进行劝阻。
主公心意已决,他拥护主公决定。
再说了,主公的这一决定利国利民,也能赢得民心,得到大量百姓支持,是好事!
“军师,天下各地剿匪影响很大。别有用心的人难免会借此机会扩大影响,将无辜之人牵连进来,导致民变,反抗本王统治。”
李恪转过身,对姚广孝说道。
“此事,你要派人盯着点,莫要被别人利用了。”
姚广孝点点头,像朝廷、国外等势力,都在盯着主公这边的一举一动。
一旦有反击的机会,他们肯定不会放过。
剿匪这件事,万一有人借此机会屠杀平民,剿匪的性质就变了。
李恪深知这一点,下面的人想要反对一道政令,最好的办法不是明着反对,而是过度的、极端的去执行。
比如秦王要彻底剿匪,那我就把跟土匪八竿子打不着的无辜朋友一起剿了!
秦王要让百姓参与进来,那我就让所有人加入进来!
不管你是八十岁走不动路的老人,还是刚出生的小孩,都跟着一起去剿匪,弄得天怒人怨。
如此一来,下面百姓就会将怨气撒在发布政令的人身上,最终黑锅就落在李恪身上了。
“主公放心,属下一定会派人盯好各地,谁若是是敢乱来,立斩不赦!”姚广孝回答道。
想要快速威慑众人,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杀人。
然后再慢慢安抚,做的好的予以鼓励,恩威并施!
“嗯,这件事,登载在九洲日报上,写的详尽一些,宣传力度也要大大增加。
让所有人都知道本王要剿匪,以及剿匪范围等等。”李恪又说道。
只要让天下人真切了解自己的目的,这样有官员违反此事,就会有百姓举报。
姚广孝再次点头,主公考虑的很周全。
自古以来,很多官员甚至是皇上发布一道政令,初心是好的,但到了下面,执行的人过度施政,最终好政令变成了坏的。
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还给发布政令的人带来坏名声。
一般政敌之间经常会做这种事。以此攻击对方。
喜欢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