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哪有这么容易哦,耀文耀光读了这么多年书,也就耀文中了,读书人今年考明年考,都还是少年人,就要到离家那么远的地方去考试。”
里正今日着实高兴。
二孙子中了童生,这几年的银子总算打了点水花上来。
他手一挥,“耀文中了童生,流水席得办!”
林耀文脸色通红,“爷,辞安考了府试第十都没办流水席,我也不办了,明日我便回明义堂读书。”
谢辞安提醒道:“你我中了童生,便可进县学读书,你不必再去明义堂。”
里正还是头一次听说,毕竟上林村读书人少,考过童生的更少。
“真能去县学?”
谢辞安点头。
林达媳妇道:“县学这么远?耀文去了能适应吗?”
林达笑道:“怎么不行,先前他们去考试,我可几乎没帮上什么忙,如今耀文已经十六,不小了。”
谢辞安解释进入县学的好处,“林婶,比起镇上的明义堂,县学的夫子学识更高,除此之外,县学的书能免费借阅给学生。”
“那岂不是有看不完的书?都不用花银子买书了?”林达媳妇没想到进入县学好处这么多,既然好处的,那肯定要去啊,便宜不占是王八!
只是县学的束修是不是很贵啊?
到时候老二媳妇会不会阴阳怪气不同意?
林庄媳妇碍于公爹的面子不敢黑脸,只能频频叹气,一会怪当初林庄要是跟去如今中的说不定就是耀光,一会怪耀光自己不争气。
里正两个儿媳妇一个喜一个愁,但丝毫不担心里正要摆流水席的决心。
上林村多少年没出过童生了?
今年一下子通过两。
“老大,你快去邻里借几张凳子、椅子过来,老二把瓜果拿出来招呼乡亲们。”
“里正,拿什么凳子,咱坐在门槛上石头上都成,沾沾喜气。”
上林村男女老少出动,都聚集在里正的院前屋后。
因此当一辆华丽的马车从上林村村头驶入,原本闹闹哄哄的村头一个人都没有。
衙役赶着马车往村中热闹处赶,将见闻报给马车里的人,“大人,今年大义镇有十一人通过府试卷,上林村就占了二成。前面那处院子便是中了童生人家在招待邻里。
此刻坐在马车内的少东家一句话都不敢言。
也不知道县老爷打着什么主意。
难不成又看上林家作坊的什么东西了?
马车车身精美华贵,车门前挂着两盏镂空精致竹雕灯笼,随风一晃一晃。
拉车的马有两匹,高大健壮,还有四位骑马的衙役护在马车两侧。
一看就知道来头不小。
原本热闹的场面安静下来,村民不约而同把目光落在马车上。
上林村又来大人物了。
“林家作坊的主事人可在?”
骑马衙役翻下马问:“林家作坊的主事人林大江可在?”
林大江走近两步,已然认出说话人就是县令大人身边的心腹,上回来作坊跟随在县令大人左右的人中就有他。
“大人,小的林大江,不知县令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坐在马车里的甄县令与少东家一前一后走出马车,扶起跪下的林大江。
“本县未着官服,实乃微服出行,不必多礼。”
上林村众人反应过来,一个个跪在林大江身后,林小满也不情不愿地跪下。
“大家请起。”县令大人话音刚落,林小满慢悠悠起来,发现众人还跪着。
干干净净的衣服,跪在泥地里,膝盖处已经染上了泥,村民低着头甚至不敢抬头看县令大人。
林大江、谢辞安他们见小满起身,也跟着起来。
遇上个不讲理的县令,说不定要被县令记上一笔。
“本县今日到上林村,才到村口便遇上报喜的报子,本次府试上林村收获喜人。”
里正与有荣焉,笑呵呵得道谢:“都是大人治下有方,才让读书人能心无旁骛专心读书。”
“里正是有福之人,上林村这两年变化很大啊!”
甄县令转身看了周围一圈,周围村民皆低头不敢乱动,周围静悄悄一片。
如此这般和在县衙无甚区别,当真是不自在。
“听说林家作坊去年请了不少本村的村民做工,本县也想再去作坊看看。”
林大江闻言,忙上前带路,“大人,小的在前面带路,您上马车......”
话未说完,被甄县令打断,“无需上马,你便在前面带路,我等步行跟你前去。”
随后,他又道:“这次府试上榜的两位童生,也随本县一道前去。”
林大江唇角微微抽搐,县令大人这是坐马车坐厌了,来鸟不拉屎的乡下微服私访来了。
不过表面上他可不敢多言,热情地在前面带路。
被点名的谢辞安、林耀文和林家人一起跟在县令大人身后,里正和他两个儿子也一同前去作陪,他们身后,跟着一众村民。
村民不敢跟的太近,不远不近的跟在后面,原本闹腾的小娃都没大人耳提面命保持安静,场面颇为壮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书小可怜,爹懒娘抠哥哥傻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书小可怜,爹懒娘抠哥哥傻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