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合金在保持了黑金优异能量传导性和韧性的基础上,其硬度、耐热性和抗冲击强度提升了数倍不止!
然而,要完成“太阳烬尘”与黑金的完美融合,生成稳定的新型合金,所需的反应条件极为苛刻,核心要求便是持续、稳定且极度高温的环境——最起码也需要大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核心级别温度才能实现。
为了利用水星本身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虽然后期需反射罩过滤调控)和地热资源,人类在水星背日面与向日面交界处的永久阴影区边缘,建造了第一座“星核锻炉”。
这座锻炉本质上是一个超大型的、利用聚焦恒星能量和地热进行补充的工业级聚变反应堆与材料处理中心。
其内部温度足以融化已知的大部分物质。
目前,“星核锻炉”还处于初期运行阶段,新型合金的产量极其有限,良品率也亟待提升。
因此,这宝贵的初期产出,被毫不犹豫地列为最高优先级物资,全部供应给正在紧锣密鼓扩编和换装的华国阿斯塔特新军团,用于制造新一代的动力甲关键部件与精工武器。
=====
“精卫号”在一艘小巧的星际泊船引导下,缓缓调整姿态,向着“羲和港”指定的泊位靠近。
舷窗外,偶尔能看到几架空天战斗机,以优雅而警惕的姿态掠过,执行着日常的巡航任务。
李亚楠博士站在客舱的观景窗前,平静地注视着眼前这颗生机勃勃的红色星球。
她如今已年近百岁,但得益于成熟的基因强化技术和优质的医疗保障,外表看上去不过是地球旧时代四十余岁的中年模样,精神矍铄,眼神中依旧闪烁着对未知领域探究的光芒。
作为“黑金”材料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对“黑金虫草”跨学科应用研究的权威,李亚楠博士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常驻在天王星的城市基地,主导着对黑金虫草在极端环境下(特别是利用天王星独特磁场和星云物质)的新变种培育与特性再开发项目。
因此,惨烈的第二次地球保卫战并未直接波及到她所在的研究前线。
此次,正是因为水星“星核锻炉”在新型合金的合成工艺上遇到了关键瓶颈,涉及到了黑金材料在极端热力学条件下的相变问题,急需她的专业知识支援,她才不辞万里,从太阳系的冰冷边陲赶往灼热的内星系。
她的行程路线是:从天王星出发,乘坐“精卫号”先抵达火星“羲和港”进行为期两天的中途休整与设备检查,然后换乘前往地球的航班进行短暂的事务性汇报,最后再转往水星基地。
这是目前民用航线所能提供的最优路线,即便以现今的星际航行速度,从天王星到火星也仅需数日航程。
飞船平稳停靠后,李亚楠博士在随行安保人员的簇拥下,踏入了通往火星地面的专用穿梭艇。
选择穿梭艇而非太空电梯,是出于效率和安全性的综合考量——对于她这样级别的国宝级科学家,行程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周密安排。
“李院士,请跟紧我们。”安保小组的负责人,一位神情干练的年轻军官,低声说道。
“小张,不用那么紧张。”李亚楠博士笑了笑,语气温和,试图缓解有些严肃的气氛,“火星是太阳系腹地,安全等级很高。”
“那可不行,您现在可是‘国宝’。”被称为小张的军官也露出一丝笑意,但眼神依旧警惕地扫视着周围,“您开发出的‘黑金-7型’复合装甲,是目前阿斯塔特军团主力装备的主要防护材料之一。听说那个新型合金项目也指望您去攻克难关呢。”
“都是团队的努力,我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多做了一点工作。”李亚楠博士摆了摆手,语气淡然,但眼中还是闪过一丝欣慰。
她开发的材料能成为守护人类精锐战士的坚盾,这无疑是对她科研生涯最好的肯定。
穿梭艇轻微震动,开始脱离星港,向着火星表面俯冲。
当穿过那道无形的界限,进入“祝融市”上空的“天幕”范围时,周围的景象瞬间变换。
不再是暗红的大气层,而是模拟出的、略带薄雾的黎明前天空,深蓝色的天幕上挂着几颗格外明亮的“星辰”(实际上是轨道反射镜模拟的导航信标)。
下方,祝融市的轮廓在晨曦微光中展现,摩天大楼群如同破土而出的巨型森林,它们的轮廓在模拟天光下显得柔和而宏伟,仿佛自然景观中巍峨的山脉磐石,而非冰冷的人造物。
楼宇之间,连接着纵横交错的空中走廊和悬浮交通网络,点点灯光如同流淌的星河。
穿梭艇降落在祝融市中心的航空枢纽。
走出停机坪,湿润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植物特有的生机。
眼前的祝融市,其繁华与活力,与地球上任何一座现代化大都市相比都毫不逊色,甚至更添一份未来感。
街道上行人如织,衣着风格各异,既有简洁实用的工装,也有融合了地球各民族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时尚服饰,彰显着殖民地文化的多元与自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月球发现地外文明!完蛋,是战锤请大家收藏:(m.2yq.org)月球发现地外文明!完蛋,是战锤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