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美病人
---
**第一章:最后一幅画**
陈默死的时候,画架上的油画还没干透。
那幅画叫《救赎》,是他“都市病态心理”系列的最后一幅,也是公认的巅峰之作。画面中央是一个背对观众的男人,站在摩天大楼边缘,脚下是深渊般的城市夜景。男人的姿态扭曲,既像要坠落,又像要飞翔。
发现他尸体的是他的心理医生,苏晴。
陈默有严重的抑郁症和幻觉,但最近半年,在苏晴的精心治疗下,他的情况明显好转。他甚至告诉苏晴,《救赎》将是他这个系列的终结,也是他新生活的开始。
所以,当苏晴在周四下午按响陈默画室的门铃却无人应答,用备用钥匙打开门后,看到倒在地上的陈默和满地的安眠药瓶时,她几乎站立不稳。
警方很快赶到。带队的是刑侦队长李锐,一个四十多岁、眼神锐利的男人。
“死亡时间初步判定在昨晚十点到十二点之间。”法医初步检查后报告,“现场没有打斗痕迹,发现一封打印的遗书,内容是对生活失去希望,选择自我解脱。”
一切证据都指向自杀。
苏晴无法接受。她看着那幅《救赎》,画中男人背对的姿态,脚下深渊与头顶星空的对比,都透着一股强烈的矛盾感——这不像是一个决意赴死的人会留下的最后作品。
“李队长,陈默不可能自杀。”苏晴声音颤抖,但语气坚定,“他约了我今天讨论后续的治疗方案,他正在好转,他看到了希望。”
李锐打量着画室。凌乱,却有一种艺术家的有序。颜料、画布、完成和未完成的作品。他的目光落在画架旁一个小型冷藏药盒上,里面整齐码放着几种药物。
“他平时都吃这些药?”
“是的,”苏晴指着其中两种,“这是抗抑郁的,这是稳定情绪的。另外那种安眠药,我建议他尽量少用,他睡眠不好,但最近已经很少吃了。”
李锐戴上手套,拿起那个空了的安眠药瓶。标签清晰,是常见的处方安眠药。
“药瓶上只有他自己的指纹。”技术队的同事报告。
遗书是打印的,只有签名是手写。经过比对,确认是陈默的笔迹。
“看来的确是自杀。”李锐的副手,年轻的警察小张说道。
苏晴却走到画架前,指着那幅画:“李队长,你不觉得奇怪吗?一个决心自杀的人,会在死前完成这样一幅充满挣扎和矛盾的作品?这更像是在描绘某种临界状态,而不是终结。”
李锐看着画。他不懂艺术,但他承认,这幅画给人一种强烈的、未完成的感觉。画中人的下一步,是坠落还是回头,悬而未决。
“苏医生,你的怀疑有道理。但办案讲证据。”李锐指了指遗书和药瓶,“目前所有证据都支持自杀结论。”
苏晴沉默片刻,忽然想起什么:“陈默有个习惯,他每次完成一幅重要作品,都会用手机拍下来,发到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私密网络相册。他说那是他的‘视觉日记’。”
“手机呢?”
“不见了。”小张接口,“我们没找到他的手机。”
李锐眼神微动。一个自杀的人,为什么会处理掉手机?
“查一下这个网络相册。”李锐下令,“还有,把药瓶和残留药片拿回去化验。”
---
**第二章:消失的视觉日记**
陈默的手机SIM卡很快被定位,最后信号出现在城东的一个垃圾处理站,显然被人为丢弃了。技术部门尝试恢复他可能使用的云存储数据,但那个“视觉日记”相册的访问需要双重验证,进展缓慢。
安眠药瓶的化验结果先出来了。
“队长,有问题。”法医老赵拿着报告找到李锐,“药瓶里的残留物和瓶身的标签不符。标签是佐匹克隆,一种常规安眠药,但里面的残留药片成分是——氟西汀。”
“氟西汀?”李锐皱眉。
“是一种抗抑郁药。”苏晴听到消息,立刻赶到了警局,“但陈默服用的不是这种。而且,氟西汀本身没有安眠作用,过量服用虽然会导致不适,但通常不致命。”
“有人调换了他的药?”李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更关键的是,”老赵补充,“我们在陈默胃内容物里检测到的,是大量佐匹克隆成分,与空药瓶标签一致。但那个药瓶里装的却是氟西汀。”
逻辑出现了矛盾。如果陈默吃下的是从那个药瓶里取出的药片(氟西汀),那他胃里应该是氟西汀。但他胃里是佐匹克隆(安眠药),而那个应该是佐匹克隆的药瓶里,装的却是氟西汀。
“有两个药瓶。”李锐得出结论,“一个原本装着氟西汀,被调换标签伪装成佐匹克隆放在现场。另一个真正的佐匹克隆药瓶,被凶手带走了。”
“为什么这么做?”小张不解。
“混淆视听。让我们以为陈默是吃错了药,或者故意服用了非安眠药,制造自杀假象的漏洞。”苏晴分析,“凶手很狡猾,他知道我们会验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不正经的出马仙请大家收藏:(m.2yq.org)不正经的出马仙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