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明给控制的互联网公司松绑,流量全面向全球企业倾斜。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飞信、繁星网、雅虎网、网景浏览器、360、博客等公司。
每天都能接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大量合作商电话。
客服部现在每天接到最多的,就是购买流量的电话。
张启明谋划中流量如水电网络,开始融入全球互联网行业,和它们产生共生关系。
生态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庞大。
这些公司贩卖流量,这半个月中,每天收入都在成倍激增。
网景、花狐邮箱、360这三家公司盈利前景有限。
趁着现在正处于流量风口,开始以流量为筹码,化身风投公司。
这半个月当中,三家公司就各自投资不下10家互联网公司。
准备通过流量拔苗助长,提高估值。
如果运气好,扶持几家公司上市,那就是赚大。
即便是未能上市,也可以在中途高估值时卖掉。
互联网初期,公司破产几率很小,很多都是被其他公司并购。
是有另外几家公司,在张启明心目中地位更高。
有机会建立庞大的生态链。
打算长时间持有,等到下一个风口前,才会考虑抛售部分。
2月10
张启明如往常一样刚走进公司办公室,曹思琪就拿着几份报纸跟了进来。
“张生,欧美媒体的反应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激烈。
《华尔街日报》头版标题称:启明系开是陷阱?
报道详细分析了数据中心审核条件的苛刻。
指出这些条款看似公平,实则将大多数竞争者拒之门外。
《硅谷日报》发表了题为:互联网分裂的开始的评论文章。
将您比作数字时代的帝王。
批评启明科技通过技术壁垒维持垄断地位。
华盛顿邮报更是用“互联网=张启明”来形容您!
这些报纸都在强调您对互联网的垄断。”
张启明接过报纸,打开看了几眼,就放在一边。
这段时间这种报纸,他已经看了太多。
“这些报纸翻来覆去都是这些报道,没什么新意。”张启明微笑道:
“微软那边有什么动静?
我们这段时间一直没给他通过,可没少在媒体上抨击我们。
这家伙道歉一点诚意都没有。”
“他在一个小时前接受了CNN的专访,又在指控我们玩弄文字游戏。”曹思琪汇报道:“指责我们根本不是真正的开放,说我们审核标准含糊其词。
完全由我们自行判断,变相的维持垄断。
还妄想让监管部门进入,制定明确规则。”
“按照这段时间的惯例,他肯定很快又会在互联网公开道歉了吧。”
张启明听后,轻笑道:
“为了维持自己在热搜上的热度,这段时间他可真够卖力的。
我记得临时工好像都开了三个了吧?”
“是啊!他们家临时工真多。”曹思琪笑道:“感觉他像一个小丑在表演一样。”
“小丑,那你可太小看比尔了!”张启明摇了摇头:
“这段时间微软平台可是得到了巨大的曝光,在流量上可是赚麻了。
这种天天上热搜机会,最起码为他省下几千万美元的广告费。”
比尔在打什么算盘,张启明看的门儿清。
即便是他不去搭理比尔,人家也会主动凑上来。
像狗皮膏药一样,甩都甩不掉。
这种无赖的打法,张启明一时间还真不好破解。
张启明思索片刻后,吩咐道:
“通知马云飞,准备通稿。
我们要强调启明科技一直遵循市场规则,审核严谨的开放生态,是为了行业健康发展。
另外,让技术部门准备好数据中心的演示环境,邀请媒体和监管部门参观。
既然他们说我们设置技术壁垒,我们就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才是世界级的数据中心。”
………
就在张启明部署应对措施时,坏消息接踵而至。
欧盟竞争委员会,宣布对启明科技数据中心,展开反垄断调查,要求其在30天内提交相关经营数据。
米国司法部也表示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欧盟的反应,有些超出张启明的预料。
通过老丈人霍华德公爵,才了解到欧盟米国,有意联手拆分启明科技数据中心为己用。
这让原本轻松应对的张启明,开始认真起来。
启明科技的数据中心虽然庞大,但事实上根本构不成垄断。
现在全球建立数据库的公司不在少数。
只是规模都不怎么样。
最大的一家市场规模也不足,启明科技的10%,根本没有形成体系。
启明科技数据中心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技术连接全球数据中心。
在算力优势上形成了极强代差。
建立数据中心并不难,难的是形成庞大的规模。
其他同行想要赶上启明科技,那得真金白银地砸上数百亿资金,耗费数年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请大家收藏:(m.2yq.org)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