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搬家了,易忠海等人就再也管不着他了。
何傻柱不信,在别的四合院里,那些管事的人个个都会是易忠海、刘海中和阎埠贵那样的难缠角色。
当然,任何有人居住的地方都不可能完全避开麻烦。
但如果他能和妹妹单独住在一所小一点的一进四合院里,那就会好很多。
据他所知,那时候私人的房产买卖还是允许的。
他决心抓住这个机会,找个合适的房子。
北京城那么大,总有一处一进四合院能满足他的要求。
何傻柱为什么偏爱一进四合院?因为他了解未来的政策变动,知道再大的房子也不一定能保住。
即使最后不用卖掉房产,他也得把多余的房间租出去。
不如一开始就买一个一进四合院,这样既简单又方便,也能确保房子不会轻易被外人占用。
再说,当时房价也不算便宜。
相比于二、三进四合院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售价(当时的货币体系面值极大,最大面值为五万元,与1955年的货币兑换比例是一万比一,也就是说现在的上千万相当于将来的几千块),买一所一进四合院相对划算,几十万或一两百万就能买到。
根据原主的记忆,何傻柱了解到目前“傻柱”手上有三百七十二万多元存款。
如果把现在住的主屋和妹妹何雨水住的耳房也卖掉,还能额外赚取一些钱。
这样一来,购买一所小四合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至于“傻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存款,何傻柱从记忆中得知,最大的贡献者是他们的父亲何达青。
半年前,何达青在离开时留下了三百万现金供他们兄妹生活所需。
从这笔钱的数量来看,何达青对自己的亲生子女还是非常疼爱的。
再加上每个月寄回的十万元生活费,尽管何达青离开妻子的行为是错的,但他在尽自己的责任。
有现代思维的何傻柱能够理解何达青的举动。
在他三十多岁时,妻子去世,一人独自抚养兄妹俩。
几年间一直没有再娶,直到“傻柱”十六岁那年才与一名年轻守寡的女子结婚,最终因经不起 ** 而抛家弃子离开了北京。
不过,何达青离开时已经妥善安顿了一切,不仅将现有两间房产转到了何傻柱名下,还留下了三百万现金和传家的谭家菜食谱。
这一点表明何达青在某些方面还是很聪明的,他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并没有完全失去理智。
原剧中何达青没有将厨艺传授给年轻守寡的女子的儿子,更是证明了他的精明。
何傻柱从原主的记忆中了解到,何达青建国前曾因战乱在家待业一段时间,期间利用大部分积蓄买下了这所四合院的一大间主屋和一间耳房,这也导致他手中实际剩下的钱财并不多。
还是在新的管理层成立之后,由于娄氏钢铁厂的重启,何达青被娄董聘请为主厨,每月有了几十万的薪水,因此又能逐步积攒一些存款。
然而,由于何达青嗜酒如命,积攒下来的并不多。
原来的主角曾在他离开前检查过何达青存钱的地方,发现盒子里只有约几百万现金,远未达到一千万。
从中可以看出,何达青能够给何傻柱兄妹留下三百万已经相当不错了。
毕竟他要到陌生的保城去生活,穷家富路,带走上千万真的不算多。
更何况,他一到那边安定下来就每个月给何傻柱兄妹寄钱,可是这些钱都被易忠海这位表面仁慈却心机深沉的人截留了。
否则的话,即使日子过得不算很好,兄妹俩也不会如此窘迫。
考虑到这一点,何傻柱认为目前并不是追讨这笔钱的好时机。
毕竟算上现在何达青只寄了短短几个月的钱,就算他去告发,金额也不多,易忠海很容易解释得过去,军队管理委员会也可能只是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而不会给予严厉处罚。
如此一来,倒不如暂时不声张,任由易忠海继续截留何达青的汇款,等他搬到外面,过了几年,假东旭事件发生后再一举揭露易忠海的行为。
到时再追责,易忠海就难逃干系了。
因为以帮助保管的名义显然站不住脚——钱是何达青除汇回的,目的是支持何傻柱兄妹的生活,但在搬家的时候,易忠海却隐瞒 ** 、藏匿款项。
任何理智正常的人看到这种情况,都会明白易忠海是在私吞这些钱。
届时,若金额积累到较大数额,何傻柱若要严查易忠海,即便他再幸运,也难逃法律制裁,至少将面临十几年的劳改。
想到这些,何傻柱不禁嘿嘿一笑。
此生易忠海最好不要再来找他的麻烦,不然他一定会让易忠海吃苦头,为原来的主人公报那一笔仇。
除此之外,将来假家和秦淮如失去易忠海和何傻柱的支持,他们的日子将不会像在剧情中那么舒坦。
不过,鉴于秦淮如的美貌,若她愿意放手,依然可以吸引很多愿意资助她的男人,比如许大茂、工厂里的工人以及日后掌管红星轧钢厂的副厂长 **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穿越何雨柱,开局买房请大家收藏:(m.2yq.org)四合院:穿越何雨柱,开局买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