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第一个,慢慢地,从草丛里,站起身。他拍了拍身上沾满的泥土和草屑,回头,看向自己的队员。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心有余悸的表情。
“小鱼,”林泰的声音,依旧,保持着绝对的冷静,“记录。车队,五辆。两辆吉普,三辆卡车。方向,由东向西,从主基地,开往外围补给点方向。
当林泰一行五人,带着一身的泥泞、疲惫和那份足以撼动整个战区神经的情报,终于踏入那座伪装成伐木场的前线临时指挥基地时,天光,已经大亮。
基地的气氛,与他们离开时,截然不同。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而又肃杀的氛围。每一个从他们身边匆匆走过的参谋人员,脸上,都带着一种混杂着凝重和期待的复杂神情。他们投向林泰小队的目光里,充满了探寻和敬畏。
显然,蒋小鱼之前那段简短的通讯,已经在这里,掀起了一场看不见的、剧烈的风暴。
他们没有被允许进行片刻的休息,甚至,连一口热水都来不及喝,就被直接,带到了指挥部的核心——那间永远灯火通明、巨大的电子沙盘,正散发着幽幽蓝光的作战室里。
作战室里,早已站满了将星闪烁的军官。
为首的,正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那位头发花白、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的老将军。他的身边,簇拥着来自各个作战单位的主官,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加掩饰的震惊和急切。
“报告总指挥,‘海龙’突击小队,队长林泰,奉命归队,并带回重要情报!”
林泰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寂静的作战室里,回荡着。他身后的四名队员,同样,身姿挺拔,如同四杆刺破青天的标枪。
那一瞬间,他们身上所带着的、从生死线上闯出来的那股原始的、带着血与火气息的杀气,让在场所有习惯了坐在办公室里的军官们,都感到了一阵,莫名的心悸。
“辛苦了,同志们。”老将军走上前,亲自拍了拍林泰的肩膀,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充满了赞许和肯定,“说说你们的发现,要详细,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
“是!”
汇报,就这样,开始了。
那不再是简单的言语描述,而是一场,身临其境的、信息密度极高的战场还原。
林泰,站在巨大的电子沙D盘前,成为了这场“风暴”的中心。他就像一个最冷静、最客观的叙述者,将他们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抽丝剥茧般地,一一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该基地,背靠断崖,易守难攻。正面,呈防御扇形布局。根据我们的初步测绘,其正面防御宽度,约为八百米,纵深,超过一千二百米。”
随着他的讲述,蒋小鱼已经在电子沙盘的操作端上,飞快地,调取着卫星地图,并用红色的光标,将那个隐藏在山谷中的、狰狞的战争要塞,精准地,标注了出来。
紧接着,一幅由展大鹏凭借惊人的记忆力,手绘出的、基地内部建筑的详细布局草图,被投影到了主屏幕上。
“基地中心,为三层混凝土结构建筑,坐标XXX,XXX。屋顶,天线林立,我们判断,为敌军指挥中枢。其周围,环绕着至少六座营房和四座仓库。火力配置方面……”
张冲上前一步,用激光笔,在草图上,点出了一个个致命的红点。
“……西侧,两座半地下式重机枪暗堡,火力可覆盖整个西侧山谷。东侧,山顶平台,发现预备狙击阵地。正门,设有反装甲路障和至少四个以上的交叉火力点……”
何晨光补充道:“起降坪位于基地东侧,坐标XXX,XXX。虽然,我们没有发现直升机,但,其随时可以,为敌军提供立体的机动能力。”
“最关键的是,”林泰的声音,变得,愈发低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敌指挥中心的地下,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的、拥有独立供电系统的,核心设施。蒋小鱼,截获到了从地下传来的、周期性的低频电磁信号。”
这句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在作战室里,激起了千层巨浪。
所有军官的脸上,都露出了骇然的神色。
地下核心设施……独立供电系统……
这意味着什么,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
这意味着,这个基地的心脏,被一层厚厚的、由岩石和混凝土构成的“铠甲”,保护着。常规的打击手段,很可能,对它,根本无效!
最后,林泰,讲述了他们在返程途中,遭遇“眼镜蛇”车队的惊险一幕。
“……目标人物,乘坐在一支五车制的护卫车队中,从主基地,前往外围据点。这证明,此人,在‘毒蝎’组织中的地位,极高,并且,正在,对整个战区的防御体系,进行着最后的部署和检查!”
整个汇报,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
当林泰说完最后一个字时,整个作战室,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纠察特种兵,全军通报范天雷!请大家收藏:(m.2yq.org)纠察特种兵,全军通报范天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