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类型,就是山间盆地与宽谷堆积面。
熊部落所在的山脉地区,要是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尤其是在其西北部,还分布着更多被群山环抱的盆地和宽阔的谷地。而这些地方,除了发现众多野马野牛的牛马谷和芦苇原,还有更多的地方,值得熊部落去开发。
尤其是熊部落想要有更多的肉食和畜力,就需要从这些地方,捕捉到野生牲口,开辟天然牧场。
这些地方其实就是山脉中形成的“小平原”,是千万年来由周围山上的河流、溪水以及季节性洪水,冲刷带来的泥沙和石块堆积填充而成,因此土壤肥沃,面积也相对更大。
而熊洪现在所在的这部分谷地,也是天然形成的,比如熊部落的三号营地、五号营地和八号营地及附近山谷,就是由这种地形组成的可耕种可养殖的区域。
从形成的原因来看,这部分区域的面积以及分布范围,要比第一种更广,开垦的难度也几乎相差无几。从白茅年初开垦的结果来看,完全与熊洪的推测一致。
而第三种,则是需要人力改造的。
人造梯田,这是一种值得熊部落借鉴的、在后世才被创造出来的“平地”。
这种方法很不适用原始社会,目前熊部落几乎没有营地在这样用,只有白河诸部和鹿山部落,这些最早跟在熊部落后面发展农耕,周围又没有多少土地的部落,在尝试着依山开挖出水平的沟,培埂筑坝,形成阶梯状的平地。
虽然这种方式在熊部落“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建设好之后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并保墒蓄水,把不适宜耕种的山坡变成良田,但所耗费的成本太高,基本上每改造出十亩田,就得搭进去五十亩地的收获,而且并不符合现在熊部落和这些部落的需求。
当然要是以后有技术有能力了,也未尝不可,不过现阶段,是完全没这个必要。周围可以用于耕种的谷间平地也不是没有,现在到处是“无主之地”,而且随着朝阳营地开垦出越来越多的土地,这些部落,也开始盘算起整体迁移的打算。
“更南方,穿过这些群山,就会有很大一片的平地——比整个熊部落都要大,而这处平地,才是我们要到达的地方。只不过,现在我们还没有办法过去。”
熊洪指着外面的道路,语重心长地说道:
“为什么让大家在这些营地周围开垦耕地,为什么要大家修路,为什么我要往南方探索,其实就是这个目的。”
“熊部落现在虽然很好很强大,但要是我们一直待在这里,土地和人口总有出现问题的一天,或者不用等到那天,外面的部落就会比我们更快地利用好南方的平地,反过头来,把我们部落给消灭掉。”
熊二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其实挺希望熊大能在这里的,要是熊大在,他肯定能明白族长的苦心。
“好了,跟你说这些干什么?”
熊洪摇了摇头,自嘲地笑了笑,“这次探索和记录,不需要你亲自去,挑选十几个人,最多不要超过二十个……就从在这里的武备队和各个营地抽调。对了,伤病坊必须要去一个人,这周围的山林里,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尤其是药草,收集起来,以后指不准就能用上。”
“好的族长,这些人选我倒是知道不少合适的。”
熊二嘿嘿一笑,探索队的成员,他很是清楚,“要他们做点什么吗?有没有更详细的要求?”
“嗯,你终于问到点子上了。”
熊洪欣慰地看了看熊二,看到他一阵傻笑,便摇摇头,
“今年冬天之前,就是对八个营地附近、道路附近山谷内部进行查探,找出可以耕种、放牧或者是提供原料的地方,然后标记在这份地图上面。”
“当然,这些地方的具体情况也最好记录下来,等到今年年底的部落集议,跟这几个营地的村长们好好说一下,给他们明年的计划提供一些信息支持。”
“要想对这里进行开发,就先要了解有什么可以开发的东西。”
熊洪从松针手中接过一杯温水,松针又给熊二倒了一杯。
“另外,下河谷上河谷还有鸦部落,随时会有大的动作,我们要在做好警惕的同时,也要充分地利用他们的人口,尽快——可能是五年,可能是十年,把这条通道沿线,变成熊部落稳固而富足的基地。”
“如果能将这几个部落的人口掌握在手中,还有这处基地,人力物资运输都顺利的话,我们往南边的探索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当然,除了探索南边,熊洪还对熊部落周围剩下的几个方位,同样感兴趣。
比如说东北方向的朝阳营地,现在的总耕地面积,已经超越大多数营地,仅次于熊部落本部的大小,而这里的地势平坦,以后耕种的面积只会越来越大,超过本部。故而,这里也将成为熊部落最重要的产粮区域。
但除了耕种的价值外,其实熊洪没跟族人们讲的是,这片土地的价值,远超种地本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m.2yq.org)史前部落生存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