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等等……空运……他们靠空运……如果我们能……如果我们能搞到一架他们的直升机呢?”
佩恩和彼得罗夫都愣了一下。
银翼兴奋地比划着:
“南部不是有直升机停机坪吗?每次补给,肯定有直升机在待命或者维护!如果我们的人,在制造混乱的同时,能夺取一架直升机!”
佩恩立刻反驳:
“疯狂!且不说夺取直升机的难度,就算成功了,你怎么飞出去?东西两侧的防空导弹是吃素的?而且燃油够飞到哪里?”
彼得罗夫却若有所思:
“未必完全不可行……如果能同时干扰或瘫痪他们的防空系统,哪怕只有几分钟……夺取直升机后,不需要飞太远,只需要飞到公海某个预定的GPS点……”
佩恩:
“然后呢?指望魔法出现一艘接应的潜艇?”
银翼:
“为什么不能是潜艇?或者高速隐身艇?只要出了阿根廷的领海,甚至只要离开‘潮汐’的直接火力范围,GTI在南大西洋难道就一点力量都没有?马岛的那些‘疗养员’们,总该干点正事了吧?”
佩恩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评估这个大胆到近乎荒谬的设想:
“……理论上……如果时机掐得极准,外部干扰到位,内部混乱成功,并且有绝对可靠的接应……有一线生机。但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是万劫不复。”
经过数小时激烈甚至带有火药的讨论,一个极其复杂、环环相扣、风险高到令人窒息的方案雏形,被硬生生地勾勒出来了。
就在他们刚刚为这个疯狂的计划搭起一个摇摇欲坠的框架时,银翼的加密通讯器发出了急促的蜂鸣。
他看了一眼信息,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先生们,必须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
“刚收到的线报,来源不算绝对可靠,但可能性很高——阿根廷议会即将在48小时内进行表决,大概率会正式批准加入哈夫克阵营的协议。”
房间里死一般的寂静。
佩恩一拳砸在墙上:
“该死!这么快!”
彼得罗夫却早已预料到了:
“一旦协议签署,阿根廷将不再是灰色地带。我们的所有行动都将被视为敌对行为,FSB的渠道会大部分失效,GTI的力量将难以在此立足。哈夫克的特工和阿根廷安全部队会像梳子一样把我们从这里找出来。”
银翼看向两人:
“伙计们,没时间再慢慢推敲了。要么放弃,立刻撤离,之前所有努力付诸东流,‘渡鸦’继续在牢里等死。要么……”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
“……我们就必须在阿根廷彻底倒向哈夫克之前,也就是在未来几天内,把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变成现实,然后硬着头皮去执行!”
放弃,意味着战略上的失败和道义上的背弃;
执行,则是一场九死一生的豪赌。
“干!”
佩恩最终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细节在路上完善。”彼得罗夫言简意赅,已经开始收拾东西,“我们必须立刻转移,这里也不安全了。分头准备,按最紧急战时状态执行。汇合点……”
三人不再犹豫,迅速销毁不必要的文件,收拾装备。
几天后,经过一连串滴水不漏的转移和痕迹清除,他们悄无声息地抵达了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
这座城市匍匐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东北部,丘布特省的首府,紧邻着浩瀚而冷峻的大西洋。
它并非旅游胜地,而是南大西洋沿岸至关重要的能源枢纽和深水良港。
强劲的“佩尔加米诺”风裹挟着大西洋的咸腥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粗粝,常年呼啸着穿过略显空旷的街道。
城市的核心围绕着港口和庞大的“阿尔米兰特·萨拉海军基地”,后者扼守着阿根廷南部漫长海岸线的咽喉。
选择落脚于此,风险与机遇并存——
这里距离潮汐监狱所在的冰冷海域更近,但同时也意味着离哈夫克和阿根廷海军的核心力量更近一步。
此刻,他们正挤在港口区一家不起眼、弥漫着油烟和烤鱼香气的小餐馆里。
窗外铅灰色的天空下,隐约可见海军基地轮廓高耸的吊车和舰影。
餐桌上摆着当地特色的烤三文鱼配奶油土豆泥,以及热气腾腾、混杂着鱿鱼圈和贻贝的海鲜烩饭,食物的暖意暂时驱散了南大西洋的寒意,却驱不散心头的沉重。
“基地那边,动静不小。”
彼得罗夫用叉子缓慢地搅动着烩饭。
透过油腻的玻璃,可以看到基地入口处这两天明显增多的军车和身着深色作战服、臂章陌生的武装人员进出。
“线报证实了,大批哈夫克特种部队抵达,名义上是‘协助安保’,交接一批重刑犯上岛。”
餐馆老板,一个跛着右腿、鬓角灰白的老人,正一瘸一拐地给他们添水。
他那条僵硬的腿和握水壶时指关节嶙峋的凸起,无声诉说着过往的经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请大家收藏:(m.2yq.org)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