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解热,是非常清晰的描述。符合这种描述的疾病也有很多,所以这种药物当然很快就被验证清楚了。
很神奇。
片刻时间就可以消除疼痛,让很多被病痛折磨到几乎不欲生的人,都恢复了信心。退烧的效果更明显,指甲盖大小的药粉,吃下去一刻钟就能大汗淋漓,高烧尽退。
经过简单检验以后,太医署认为这种白色粉末是一种万能神药,对所有疼痛和发热的疾病都有效。
太医署向陈破甲实验室询价,陈破甲向徐福咨询了一下,按照等重黄金的价格计算,也就是说,这一斤白色粉末,价格相当于一万钱。太医署计算,这一斤白色粉末能够救治400人,相当于一个人的治疗费也不过是25个钱。太医署觉得陈破甲的报价并不算高。
宫中就专门向陈破甲实验室购买了整整一斤药粉,有皇帝带头,长安城的勋贵之家,你买二两,我买半斤的,陈破甲收钱收的手软。
负责协调救灾的赵杏儿,下令从陈破甲实验室调拨2斤药粉到张诚手中,说是大灾之后有可能有大疫,退烧止痛药物在灾区一定有需要。
张诚看着这白色的药粉,还是有些疑惑的。白色的止痛解热药粉,自己虽然不是学习化学和医药的,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种类的止疼药。这玩意儿到底是啥?
长安朝廷做了上百例病例实验,只是证明了这种白色粉末有效。但是它到底是什么,长安方面没有一个人问过,也没有一个人说清楚。不问大概是觉得这药物涉及到陈破甲的隐秘,不会轻易将制备方法说出来。
张诚却没有那么多的顾忌,让赢弘毅给陈破甲发电报,要这种白色粉末的全部化合过程。
陈破甲对这位校长也没有任何隐瞒,说这药品的原料来自一种石油提取的油,一般在实验室中称作是苯的无色油。这种油和浓硝酸反复反应之后,得到一种黄色结晶粉末。
这种黄色结晶在浓硝酸浓硫酸混合物中处理,得到一种颜色更浅淡的粉末。
这种粉末在氢气环境下,进一步反应,得到一种有毒的白色薄片。这种薄片可以和含硫物质化合,制备多种颜色的燃料——蓝色、绿色和深红色,染色性非常好。陈破甲认为这种染料的市场前景也很好,已经把染色的布样随列车送往西海城的赵芃处,寻求未来的合作。
然后这种有毒的白色的薄片,在醋酸和醋酸酐里进一步反应,就得到这种无色的结晶粉末,经过老鼠、兔子的实验,确认无毒,而在人体上的使用发现,这种物质能够缓解疼痛,进一步在患者身上使用,就发现了很好的退烧作用。
张诚看着这个化合路线,完全猜不到这东西是什么,更不知道这个化合过程中经历了多少风险,而且走的是和后世医药生产完全不同的一个体系!
这种化合物,就是对乙酰氨基酚。俗称扑热息痛。
陈破甲团队的操作,走了一条与后世完全不同的路线,采用浓硝酸混合物脱氮,降低了对乙酰氨基酚制备过程中的爆炸风险,在室温状态下就能大量制备对乙酰氨基酚。
这一工艺方法,是在九指神盖撰写《大秦工业革命》十个月以后,才被国科大的一个技术团队攻克。制备过程更简洁、成本更低、制成品纯度更高。
陈破甲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就是硝化物的安全制备工艺。在探索中,陈破甲发现了一些硝化物再经过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物处理,生成物就不会再爆炸、不需要苛刻的低温和高压工艺环境,就能在常温常压环境下进行后续化合的现象。
没接受过后世的化学实验规则、工艺路线所束缚的陈破甲,极大发展了这个浓硝酸-浓硫酸处理工艺环节,实验室的爆炸事件大为减少,而这种粉末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皇帝要求天下贡献登记新药物的时候,陈破甲把这个白色粉末就送了出去。
张诚看着这份枯燥的化合工艺路线,始终猜不到这个化合物是什么。但无疑是一种了不起的物质。张诚也少量复用了一丁点粉末,发现最近在旅途中下水受冻和疲劳导致的肌肉酸痛大为缓解。既然有效,也只能默默接受自己的弟子已经开启了化学合成药物的这样一个事实,只是对这种药品依旧存有某种戒备——毕竟在合成过程中,也出现过有毒物质。谁知道最终制成品是不是绝对安全?
张诚能够给这份药物提出的唯一一个改进建议。是使用一种压力模具。将药粉压制成一种圆圆的小药片。这种药片每一片都只有一铢,就不需要临时再从药粉中称量。用白麻纸折叠一个小药包,可以装几片白色的小药片,就方便携带和使用。
这种小药包在黄河下游救援过程中,救人无数。很多水浸的人,多多少少都有受伤和感染症状,相当多的人都出现高烧症状,每到这个时候,赢弘毅就从怀里取出一个小药包,把一片白色药片喂给患者,一两刻钟之后,患者就明显恢复精神,跪在地下感谢太子救了自己一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m.2yq.org)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