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的特别来宾,就是那个在大唐搅得天翻地覆的“胖瘦组合”里的瘦子哥们儿。
不用我多说,你们肯定也猜到了。
小兕心里琢磨着:哎?这位瘦子,难道就是那个史思明不成?
小兕:“你好,莫非您就是名震唐史的史思明将军?”
史思明:“正是本将。小友有何见教?”
小兕:“久闻将军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将军本是突厥族人,却能在唐朝立下赫赫战功,真乃英雄豪杰也。”
史思明:“哈哈,小友过誉了。本将自幼骁勇,又精通六蕃之语,自当为朝廷效力。”
小兕:“将军曾攻陷常山,执太守颜杲卿,又曾围李光弼于太原,真乃威震四方啊。”
紫岸一愣:“颜杲卿?”
话说安禄山和颜杲卿见面时,安禄山一脸不爽地指着颜杲卿说:
“喂,你小子,我可是把你从范阳户曹的小角色提拔成了判官,让你风光地当上了光禄、太常二丞,还让你代理常山太守呢!我对你这么好,你咋就翻脸不认人,背叛我呢?”
颜杲卿瞪大了眼睛,义正词严地回敬道:
“哼,我家可是唐朝的铁杆粉丝,忠心耿耿,你提拔我那是你的事,难道我得跟着你一起造反不成?你个牧羊羯族的奴隶出身,靠着偷来的皇帝恩宠才混到今天,皇帝对你那么好,你却要反他,你良心大大的坏了!”
安禄山一听,气得脸都绿了,立刻下令把颜杲卿绑在天津桥的柱子上,开始上演“活体烧烤吃肉”大戏。
颜杲卿被割了舌头还在那儿“呜呜呜”地骂个不停,叛贼们竟然还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
“看你还能不能继续喷口水!”
可怜的颜杲卿就这样含糊不清地骂着,被残忍地杀害了。
更残忍的事,就在同一天,他的小儿子颜诞、侄子颜诩还有袁履谦,都被砍了手脚。
袁履谦见到何千年的弟弟时,气得吐了一口血沫,结果被更狠地折磨了一番。
路过的吃瓜群众看到这一幕,心里流泪都哗哗的。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颜杲卿英勇就义,他的头颅被无情地悬挂在街头,仿佛是对英雄的最后嘲讽。
然而,命运总有它意想不到的转折。
一个名叫张凑的人,有心收集了颜杲卿的头发,勇敢地带着这份遗物去见当时的太上皇。
这举动,就像是在无声的夜里,点亮了一盏明灯。
就在那个夜晚,肃宗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了颜杲卿那不屈的面容。
醒来后,他被这个梦深深触动,决定为颜杲卿举行一场庄严的祭祀。
而张凑,这个无名英雄,将头发归还给了颜杲卿的妻子崔氏。
崔氏接过头发,心中满是疑惑……
随后,颜杲卿的儿子颜泉明,带着对父亲的无尽思念,买下了父亲的遗体,准备让他安息。
他从刽子手那里得知,颜杲卿在临终前,一只脚先被砍断,与好友袁履谦一同被埋葬。
在刽子手的指引下,颜泉明找到了父亲那残缺的一脚,最终将颜杲卿安葬在长安凤栖原,与袁履谦相伴。
而颜季明,这位忠烈的后人,最终与卢逖一同长眠于同一墓穴。
他们的故事,就像是一首永不落幕的史诗,让后人传颂。
史思明:“哼,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本将也曾降唐,受封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但后来,本将有这个实力,谁不想拥有至高权利,所以还是选择了自立为王,建立大燕。”
小兕也不好评判:
“我知将军自立为王,改元顺天,攻陷汴州、洛阳,真乃一代枭雄也。然而,将军最终却败于李光弼之手,又遭长子史朝义与部将谋杀,令人叹息啊。”
采访结束后,紫岸和小兕决定去享受成都的串串香。
小兕一边嚼着串串,一边兴奋地问紫岸:
“喂喂,紫岸哥哥,听说过李光弼没?那家伙在搞定安史之乱的时候可真是牛气冲天呢!”
紫岸一边蘸着香辣的调料,一边点头:
“那必须的,李光弼可是把安史叛军打得落花流水,是平定那场大乱的头号英雄之一。他聪明绝顶,带兵有方,总能想出奇招,以少胜多,跟郭子仪一起,人称‘李郭’。”
小兕眼睛一亮:
“对对对,我听说他还被夸得天花乱坠,说他‘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呢。”
紫岸点头如捣蒜:
“没错没错,他为平定那场乱子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啊,他的兵书《将律》《统军灵辖秘策》还有《李临淮武记》啥的,都失传了。”
小兕一脸惋惜:
“真是可惜啊。那他是怎么被提拔起来的呢?”
紫岸一边擦着嘴边的油,一边回忆: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开始闹腾,玄宗就让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这些大将守着潼关,同时让新上任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收兵河西’。后来玄宗发了个求贤令,郭子仪就推荐了李光弼,说他能担当大任。于是玄宗在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就让李光弼当了云中太守,还兼了个御史大夫,让他做河东节度副使,管河东节度的事儿,二月份又让他转成了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