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带着何风,踩着石板路匆匆赶往建国百货。
刚到门口,就见会计小刘正急得在台阶上转圈,看到张建国来了,大老远的就迎了上来。
一进门,更浓的焦灼感扑面而来,几张办公桌拼在一起,摊满了密密麻麻的账本,算盘“哒哒哒”的声响此起彼伏,却透着一股越算越乱的烦躁。
“张老板,你可来了!”出纳王姐抬眼看到张建国,眼圈都红了。“这账算到后半夜,算盘都快磨平了,就是差一千块钱对不上!”
她指着账本上的合计数,声音带着哭腔,“这钱要是真少了,我们几个月工资都不够赔,还得落个看管不力的名声!”
张建国皱着眉翻看了两页账本,指尖划过那些工整却刺眼的数字:
“别急,哪有这么蹊跷的事?一千块不是小数目,丢了不可能没痕迹,肯定是出入库或者记账环节出了岔子。”
一旁的许友庆早就急得嘴唇起了泡,嘴角的燎泡破了皮,说话都带着疼:
“建国哥,我已经让仓库管理员把近一个月的进货单、出库单全翻出来了,逐笔核对,可就是没找到这一千块的去向。”
他搓着手,语气里满是无奈的说道:
“我接手这百货才半年,本来想着好好干,给你争口气,没想到出这种纰漏。我也没读过多少书,平时记个账还行,遇上这种对账的细活,真是抓瞎!”
张建国转头看向何风,眼神里满是羡慕:
“小何,你可是读过高中的文化人,脑子活,数字敏感,快帮着看看。许友庆这没文化的,遇上事是真寸步难行啊!上次盘库存,把‘十’写成‘百’,差点多给供货商结了九百块,还好会计及时发现。这次又出这档子事,下面的人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估计心里都在想,一个大老粗凭啥管着他们。”
何风应了一声,走到桌前坐下。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账本上,那些阿拉伯数字密密麻麻,看得人眼睛发花。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笔,按照时间顺序逐笔核对进货、销售、库存的记录,时不时用指尖敲着桌面,嘴里默念着数字。
许友庆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紧紧盯着何风的笔尖。
张建国也没闲着,去仓库那边询问情况。
仓库管理员老李挠着头说:
“近一个月的货都是按单接收的,没道理少记啊?”
他领着张建国查看货架,突然一拍大腿,恍然大悟的说道:
“对了!上周有一批日用品,送货的师傅说着急赶下一家,没等我登记就把货卸下来了,我想着后续补登记,结果忙忘了!”
张建国心里一动,连忙让老李找送货单。
这边刚找到单据,会计那边就传来了何风的声音:
“找到了!这一千块是上周进日用品的货款,送货单有,但账本上没登记入账!”
许友庆长舒一口气,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他狠狠拍了下自己的大腿:
“你看看!这就是没文化的坏处,要是我能仔细点,或者懂点规范流程,也不至于闹这么大乌龙!”
他看向何风,语气诚恳,“小风,你可得好好读书,将来有了文化,干啥都顺,不像我这样,遇事就手忙脚乱。”
何风看着许友庆如释重负又带着懊悔的样子,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他想起自己之前总觉得读书没用,不如早点挣钱,可今天这事让他真切感受到,没文化不仅会误事,还会让人底气不足。
等张建国处理完后续事宜,准备离开时,何风快步追了上去,轻轻碰了碰他的肩膀。
张建国转过身,就见何风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扭捏了半天,才红着脸说:“建国哥……我还是想读书。”
张建国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小子,总算想通了!读书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将来有更多选择,不至于像许友庆这样,明明尽心尽力,却因为没文化处处受限。”
张建国当即答应,叮嘱道:
“你先回去准备一下,我去给你办手续。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既然决定读书,就得沉下心来,认真听老师的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何风拼命点头,眼里闪着从未有过的坚定。
张建国转念一想,现在离期末考试只剩一个月了,何风荒废了一段时间学业,直接插班恐怕跟不上进度。
他想起之前赵雷还跟他诉苦,说放假宿舍不让住,回家的路费,对原本就不富裕的家里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想留在建国百货打工。
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学校找赵雷,说明情况后,赵雷立刻答应:
“建国哥,你放心,我一定好好教!既能挣钱补贴家用,又能帮上忙,再好不过了。”
张建国很高兴,给了他和妹妹补课一样的工钱,让他尽快开始给何风补习。
解决了补课的问题,新的难题又冒了出来:何风年龄不小了,想读高中,不像妹妹读初中那样,找领导打个招呼就能办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请大家收藏:(m.2yq.org)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