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雨把手机倒扣在桌面上,深吸一口气试图驱散胸腔里翻涌的不适感。窗外的梧桐叶被海风掀起银白的背面,簌簌声里她忽然想起于海做的首饰盒,此刻正摆在床头柜上,贝壳镶嵌的纹路在暮色中泛着柔和的光。这个动作提醒着她,生活里还有真实可触的温暖,而不是屏幕那端令人窒息的对话框。
钱大妈的电话就在这时打进来,听筒里混着油锅爆响的刺啦声:"小雨啊,今天包了鲅鱼饺子,你下班顺路过来拿!"思雨捏着手机的手指放松下来,钱大妈特有的京腔像团棉花,轻轻堵住了那些杂乱的思绪:"大妈您又忙活,我下班就去。"
推开单元门时,于海正蹲在楼道口组装自行车。金属零件在夕阳下泛着冷光,他鼻尖沾着机油,抬头看见思雨时眼睛亮起来:"正好帮我搭把手!新买的二手山地车,周末咱们去连岛骑行?"思雨蹲下来递扳手,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老茧——那是这段时间做木工留下的痕迹。
饭桌上,钱大妈把热腾腾的饺子塞进思雨碗里,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今天居委会张主任说,社区要办个手工市集,征集手艺人摆摊。小海,要不你把那些首饰盒、杯垫拿去卖?"于海夹饺子的手顿了顿,耳垂泛起薄红:"我那手艺...能行吗?"
"怎么不行!"思雨放下筷子,"上次帮阿琳做的化妆镜,她同事追着问链接呢!"她想起上次在阿琳公司,几个女同事围着于海的作品赞叹,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那些精巧的木质雕花上,映得每个人眼里都有星星。
市集那天清晨,思雨特意请了半天假帮忙布置摊位。深蓝色帆布上,于海的作品错落摆放:嵌着贝壳的首饰盒、刻着海浪纹的杯垫、还有用漂流木改造的小摆件。隔壁摊卖海苔饼的大叔探头过来:"小伙子,这手艺绝了!我女儿肯定喜欢!"
人潮渐渐涌来时,思雨注意到于海攥着收款码的手微微发抖。第一个顾客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踮着脚指着贝壳首饰盒:"哥哥,这个多少钱?"于海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八...八十!"小女孩妈妈扫码时,思雨看见他悄悄在牛仔裤上蹭了蹭手心的汗。
正午的阳光晒得人发昏,钱大妈不知从哪端来杯酸梅汤:"快歇会儿,我替你们看着摊!"思雨和于海躲到树荫下,他突然说:"思雨,我好像...有点明白你说的'烟火气'了。"他望着市集里穿梭的人群,卖莲蓬的老农、举着奔跑的孩子、讨价还价的小夫妻,"以前总觉得生活是隔着屏幕的东西,现在才知道,原来真实的快乐这么简单。"
思雨笑着捶他肩膀,余光瞥见不远处的人群骚动。几个穿汉服的姑娘围在摊位前拍照,镜头里,于海耳尖通红却努力保持镇定的样子,让她想起初见时那个把自己缩在鸭舌帽下的男孩。
傍晚收摊时,首饰盒卖出大半。钱大妈数着零钱笑得合不拢嘴:"小海,妈请客,今晚去吃那家新开的地锅鸡!"于海却把一叠钞票塞进思雨手里:"这是摊位费和材料费,说好了我要自立的。"他说得认真,眼里闪着光,像极了那天在海边说要学木工时的模样。
日子就在这样的烟火气里缓缓流淌。思雨渐渐减少了刷社交软件的时间,却在某个加班的深夜,又被"归"的消息惊扰。凌晨两点的对话框里,对方发来长长的话,有些话思雨都放在心里,从不跟任何人透露,既怕被传来传去,又觉得没必要,其实“归”有段时间给思雨发的一长串话,思雨根本都不想看,喋喋不休半天总在强调自己的付出,总在说明自己的真诚,用买表达自己的用心,可是真的,这些话也许她是发自真心的,但确实只是她的自我感动。思雨丝毫不觉得她哪一点是做到了的。思雨盯着手机,屏幕蓝光映得她眼眶发酸。该做决定了,不然真的是太对不起自己了,她真的会无意识的折磨到别人。
她想起自己刚毕业时,也曾在深夜里给朋友发过类似的消息,那时渴望的不过是一个温暖的回应。可此刻面对"归",她只觉得疲惫。斟酌许久,她打下一行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或许我们需要先学会自我疗愈。"发送后,她果断将对话框设为免打扰。
窗外的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整齐的条纹。思雨打开台灯,翻开日记本,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她写道:"我们总在寻找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却常常忘了,真正的救赎不在他人的目光里,而在自己掌心的温度中。"
思雨抬起头,看着窗外,突然想到了一个比喻,人活一辈子,似乎都是带着任务来的,就好像一场游戏里的升级打怪,刚开始有新手教程,会有新手培训,新手考试,开始进行晋级赛,每遇到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挫折,根据不同的难度,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承伤,累积不同的经验值,累计到特定的数值,进行升级,获得新的装备新的权限新的任务,进行下一级,直到通关,长成一个越来越好的自己。所以根本不用怕,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青涩和幼稚,只要努力过了,尽力就好,哪怕那一关就是过不去,也没关系,人生其实可以有好多个副本。依然可以获得不一样的体验,依然可以过得很不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海盐味奶糖请大家收藏:(m.2yq.org)海盐味奶糖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