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笨港的平野之地,自从颜思齐率部抵达,便大兴土木修建城寨,开荒种地,吸纳当地土着百姓,同时从沿海招募民众,全力开发此地。
因他带来了大明的文化、农耕技术及各类技艺,又推行分地政策,一时间忙的热火朝天,一片欣欣向荣。
无数台湾本土土着与百姓纷纷前来投靠,短短半年,聚居地便扩建到十个寨子,规模还在持续扩大。
彼时的台湾局势错综复杂:台北盘踞着西班牙殖民者,对当地土着施行殖民统治;台南则在天启四年被荷兰人攻占,同样推行殖民统治。
台湾中部虽有各部落联合推举的大肚王为首领,但其统治尚处半开化状态,缺乏先进的文明技术与文化。
面对西班牙与荷兰殖民者的入侵,大肚王虽组织百姓反抗,却因对方配备火枪火炮而屡战屡败,台湾百姓因此深陷水火之中。
然而,颜思齐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局面。
他虽出身海盗,这些年却一直与大明官方保持联系,显然有着官方背景。
抵达笨港平野后,福建巡抚熊文灿便派官员前来查看情况,这一举动让西班牙与荷兰殖民者愈发确信颜思齐背后有大明官府支持。
加上此前西班牙人与荷兰人曾多次在大明官兵手中吃亏,如今也收敛了许多,不敢轻举妄动,双方暂时形成井水不犯河水的微妙平衡。
但随着江宁在江南雷霆整肃,颜思齐的心情愈发沉重。
从江宁的行事风格与手段来看,这位钦差大人显然是心狠手辣、杀伐果断之辈。
江南局势如今已经快分出胜负了,那些盘踞当地的士绅,要么满门抄斩,要么举族流放,已经被朝廷连根拔起了。
颜思齐忧心忡忡,一旦江宁平定江南之后,绝不会容忍大明沿海海盗势力的存在。
他想投靠大明,却绕不开李旦这个海盗头子——毕竟李旦实力最强,若能说服他一同归顺,自然皆大欢喜。
可若李旦决意与朝廷对抗,颜思齐知道自己也很难独善其身。
福建巡抚熊文灿已数次送信催促,明确表示自己与钦差大人有交情,可从中斡旋,为颜思齐及其麾下弟兄谋取前程。
若颜思齐选择对抗朝廷,他便爱莫能助了。
五月初旬,颜思齐召集二十八位结义兄弟齐聚平野大寨商议对策。
江宁的动作越来越快,江南士绅反抗势力日渐式微,留给他们这些海盗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两日之后,郑芝龙抵达笨港,颜思齐亲自出迎,二人相见,一番寒暄。
郑芝龙年方二十出头,相貌威武,因常年海上漂泊,一身古铜色皮肤更显硬朗,双眼透着精明。
随后,郑芝龙引荐了身旁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李旦手下得力助手许心素。
颜思齐笑道:“没想到许头领竟也亲自来了。”
许心素只是象征性点头回应。
众人入寨落座,颜思齐迫不及待问郑芝龙:“一官,如今李总商究竟是何态度?
为兄可是听说,前段时间连倭国幕府将军德川家光都派使者去南京拜见那位钦差了。”
郑芝龙苦笑道:“兄长,义父如今也是左右为难。
先前江南士绅通过张溥等人开出天价,邀义父集结船只水手侵扰东南沿海,义父本想拿了好处做做样子。
谁知南京那位钦差直接致信德川家光,态度强硬——若义父敢动,大明便武力镇压。
若倭国敢提供庇护支援,大明便要发兵征讨倭国。”
他顿了顿,继续道:“加之大明此前售火器给倭国各地大名,并派士兵协助训练,那些大名得助后在倭国境内作乱,德川家光焦头烂额。
况且上任幕府将军德川秀忠虽退位却不放权,与德川家光父子矛盾重重。
义父虽与德川秀忠有旧,但德川家光已放话了,若义父敢侵扰大明沿海,便将其势力尽数逐出平户。”
“更麻烦的是,义父手下如今分成两派,”郑芝龙补充道,“一派愿与大明谈判,只要筹码合适便接受招安,核心问题便是海上利益分配。
另一派却想先打败大明三省水师,再向大明施压要求仿朝鲜例,让大明册封义父为国主,然后向大明称臣纳贡。”
颜思齐惊得张口结舌:“这想法未免太疯狂了!
李总商在平户不过客居,连块稳固地盘都没有,竟想裂土封王?”
这时,许心素冷笑道:“颜盟主此言差矣。
谁说没有地盘?
如今的台湾,便是最好的根基。”
颜思齐脸色一沉,大寨内众人也纷纷冷冷盯着许心素。
许心素却毫不在意:“颜盟主虽在台湾站稳脚跟,但台北有西班牙人,台南有荷兰人,台中还有大肚王,凭你一己之力难以摆平。
不如由我家大哥出面,一举扫清这些势力,到时你我两家平分台湾。
有了地盘,再凭咱们手中积累的财富与航线,自成一国后上书大明求册封,未必不可行。”
颜思齐冷笑道:“许头领好大的野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m.2yq.org)天启朝第一搅屎棍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