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能行吗?”车间主任满脸疑惑。
“你看炉子的温度指示器,”沈良指着仪表盘说。
大家都看向仪表盘,发现原本疯狂跳动的温度指示器开始慢慢平稳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穆勒惊讶地问。
“热对流原理,”沈良解释,“这些铁管形成了一个散热通道,把局部过热的部分引导到炉体外部。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热电偶,但至少能让炉子稳定运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炉体外壳的裂纹不再扩大,温度也逐渐降到了安全范围内。
“成功了!”工人们兴奋地喊道。
车间主任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小沈,你真是救了我们的命啊!”
就在这时,张建国也匆匆赶来了。看到炉子恢复正常,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怎么样?修好了?”
“暂时稳定了,”沈良说,“但这只是应急措施,过几天还是要更换正规的热电偶。”
“那得花多少钱?”张建国担心地问。
“如果买进口的,要三千多,”沈良想了想,“但我们可以自己做。”
“自己做?”张建国眼睛一亮,“能行吗?”
“当然,”沈良自信地说,“给我一个星期,我保证做出比进口产品还要好的热电偶。”
穆勒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热电偶的制造工艺极其复杂,即使在德国也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生产。这个中国人居然说要自己做,而且还要做得比进口的好?
“沈先生,”穆勒忍不住说,“热电偶的制造需要特殊的合金材料,还有精密的加工设备。你们这里的条件…”
“条件不够,我们可以创造条件,”沈良打断了他的话,“再说,谁规定热电偶一定要按照德国人的标准来做?”
穆勒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一个工人跑过来报告:“沈同志,省里来人了,说是要检查咱们的技术改造情况。”
张建国的脸色变了。
省里的检查向来严格,如果发现炼钢炉出过事故,肯定要被问责。
“他们现在在哪?”张建国紧张地问。
“在办公楼,正在看咱们的生产报表。”
喜欢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2yq.org)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