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陈志华有些犹豫。
沈良轻咳了一声:“林先生,贵公司的条件确实很有诚意。不过这么重要的合作,我们需要时间内部讨论一下。”
“当然,当然。”林志明连忙点头,“我们也不着急,可以等几天。”
他站起身,从公文包里取出几张名片:“这是我们的联系方式。沈工程师,张小姐对技术问题很感兴趣,不如你们私下交流一下?”
张小姐也站起来,朝沈良露出一个职业化的微笑:“沈工程师,有时间的话我们单独聊聊技术细节?”
沈良接过名片,客气地点点头:“有机会的话。”
送走这三个香港客人后,沈良和陈志华重新回到办公室。
“老沈,你觉得这事怎么样?”陈志华关上门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沈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已经完全黑下来的天空。
“厂长,你不觉得这事来得太巧了吗?”他转过身,神色严肃。
“怎么说?”
“我们上午刚通过技术鉴定,晚上就有香港商人找上门。而且一开口就是一百台的大单,条件优厚得有些过头。”
陈志华皱起眉头:“你是说他们有问题?”
沈良在椅子上坐下:“不是说有问题,是太不寻常了。正常的商业合作,哪有这么急切的?”
他仔细回想刚才那三个人的表现。林志明虽然表面热情,但眼神总是在闪避。那个张小姐更是一直在观察他的反应,明显受过专业训练。
“而且他们对技术细节的关注度明显超过了正常水准。”沈良继续分析道,“一般的贸易商更关心价格和交货期,不会这么在意生产工艺。”
陈志华慢慢点头:“你这么一说,确实有些蹊跷。那我们该怎么办?”
沈良沉思了一会儿:“先不要急着拒绝,也不要急着答应。我想办法查查这个华昌集团的底细。”
“你有渠道?”
“我试试。”沈良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他记得后世有不少关于这个时期外商投资的案例研究。有些确实是正当的商业合作,但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情报收集活动。
特别是在技术敏感的制造业领域,一些外国公司会通过合作的名义套取技术机密。
“不管怎样,我们得小心应对。”沈良站起身,“这几天你先稳住他们,我去想办法核实一下他们的身份。”
“行,我知道怎么做。”陈志华点头同意。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直到夜深才各自回家。
沈良骑着自行车在夜色中穿行,脑子里一直在想着今晚的事。
作为一个来自未来的人,他深知技术泄密的严重后果。现在中国的工业基础还很薄弱,任何一项先进技术都弥足珍贵。
如果真的有人想套取他的技术机密,那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
但另一方面,如果华昌集团确实是正当的商业伙伴,错过这个机会也很可惜。
看来明天得想办法搞清楚这些人的真实身份了。
回到家里,沈良没有立刻休息,而是拿出纸笔开始梳理今晚的对话细节。
林志明的每一句话,张小姐的每一个表情,那个财务总监的每一次插话,他都仔细回忆并记录下来。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沈良的观察力和记忆力都很出色。而且他对人性的洞察也比同龄人深刻得多。
梳理完毕后,几个疑点更加清晰了。
首先,华昌集团对他们产品的了解程度超出了正常水准。不仅知道技术鉴定的结果,连一些技术细节都有所耳闻。
其次,他们的急迫性很不正常。正当的商业合作往往需要较长的调研和谈判期,不会这么快就提出具体的订购数量。
最重要的是,那个张小姐的专业素养明显超出了一般的技术顾问。她问的那些问题,都直指技术核心,显然受过专门培训。
想到这里,沈良的眉头越皱越紧。
如果真是技术间谍,那事情就严重了。不仅关系到工厂的利益,甚至可能涉及国家安全。
他决定明天就去找相关部门了解情况。
不管怎样,绝不能让任何人轻易获得这项技术的核心机密。
这是他重生后的第一个重要作品,也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它。第二天一早,沈良就出了门。
他没有直接去工厂,而是先到了市里。作为技术员,他虽然接触面不广,但也知道一些门路。
市工业局的王科长是个老熟人,当初沈良的连铸机技术鉴定就是通过他联系的专家组。
“小沈,怎么这么早就来了?”王科长正在办公室里泡茶,看到沈良有些意外。
“王科长,我想请教您一个事儿。”沈良在椅子上坐下,“您听说过华昌集团这家公司吗?”
王科长手里的茶杯顿了一下:“华昌集团?你问这个干什么?”
“昨天他们派人来找我们谈合作,想采购我们的连铸机设备。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沈良仔细观察着王科长的表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2yq.org)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