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集团一口气吞下了永明和红光两家电子厂,规模像发面馒头似的——一下子又胀大了。这消息在兴州城里传开,不少人都在茶余饭后议论着这家突然冒起来的私营合资企业。
邹英踩着半高跟皮鞋快步穿过新划入的厂区,手里抱着一叠文件。她现在是徐大志董事长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做着徐大志忙不过来的事情。想起不久前她还在供销宾馆做前台服务员,每天就是接电话、登记住宿,谁能想到能有今天?
“邹总早!”路过的小年轻们纷纷停下问好。
邹英微笑着点头,心里却想起徐招娣前几天打趣她的话:“你现在可是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了。”确实,自从跟着徐大志打拼,她在集团里的地位水涨船高,连带着在家里说话都更有分量了。上周家里打算换新房,未婚夫居然破天荒地先征求她的意见,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邹英心里清楚,自己能走到今天,全靠跟对了人。她是徐大志最早的一批追随者,从供销宾馆那个小前台,一步步走到现在省内最大电子集团的高管,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相比之下,徐招娣和秦翔他们加入得稍晚些,得到的好处自然少一点,可也比从前强太多了。特别是秦翔,当初那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常务副厂长,现在已经是掌管上千号人的乐天分厂厂长,走出去谁不恭敬地喊一声“秦厂长”?
“邹总,徐董已经到了,在永明食堂等您呢。”秘书杨云南小跑着过来传话。
邹英加快脚步,心想徐董还是老样子,总喜欢突击检查,打大家一个措手不及。
此刻,徐大志正站在永明电子厂的食堂门口,打量着这个刚刚并入集团的新单位。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袖子随意挽到肘部,看起来和普通工人没什么两样。可那双眼睛却透着精光,仿佛能看透人心。
“徐董,您来得真早。”邹英赶到时微微喘着气。
徐大志回头笑了笑:“来看看咱们的新家当。永明和红光这一合并,咱们的担子更重了。”
“可不是嘛,”邹英跟着徐大志走进食堂,“不过谢伯洪和赵宏宇他们虽然加入我们集团晚,这次职务调整也受益不少呢。”
徐大志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目光扫过食堂内部。这个食堂不大,约莫三四百平米,整齐地摆放着两排长条餐桌。工人们正排着队打饭,然后找位置坐下用餐。与乐天电子厂不同的是,这里的员工终于不用站着吃饭了。
“永明的食堂条件比乐天分厂好啊,”徐大志若有所思,“至少员工有地方坐着吃饭。”
邹英点头附和:“确实,我让人做了调研,永明在员工福利方面一直做得不错。”
二人边走边看,食堂里的工人们好奇地打量着新来的领导,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
“那个就是徐大志啊?看起来挺普通的嘛。”
“人不可貌相,就是他一手把小麦电子做起来的...”
徐大志似乎完全没注意到这些议论,他突然在一个正在吃饭的老工人面前停下:“老师傅,饭菜还合口味吗?”
老工人显然没料到董事长会跟自己说话,慌忙要站起来,被徐大志轻轻按住了肩膀。
“挺好的,徐董,今天有红烧肉,味道不错。”老工人憨厚地笑着。
徐大志点点头,又转向邹英:“员工吃好了,才有力气干活。永明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邹英赶紧记在心里。她知道,徐大志最在意的就是这些细节。
“对了徐董,”邹英跟上徐大志的步伐,“红光和永明的董事长办公室,上午我让人帮您收拾一下,您看有什么特别需要更换的吗?”
徐大志摆摆手:“不急,有个能办公的地方就行了。”
邹英听后点头,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布置那两个新办公室。跟随徐大志这么多年,她深知这位老板的脾气——表面随和,实则对工作环境极为挑剔。
“永明的员工素质还不错,”徐大志观察着食堂里的工人们,“你看他们排队井然有序,用餐后自觉收拾餐桌,这种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养成的。”
“是的,我了解过,永明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在员工培训方面很有一套。不过...”邹英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徐大志挑眉问道。
“他们的生产技术确实落后了,设备老化严重,这才是他们最终不得不被并购的原因。”
徐大志若有所思:“那就取长补短嘛。把他们的管理经验和我们技术优势结合起来,这不就是并购的意义所在?”
二人正说着,食堂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穿着永明工装的中年男子急匆匆走进来,四处张望后径直朝徐大志走来。
“徐董,您好!我是永明生产部的副经理王强,”男子略显紧张地自我介绍,“听说您来了,我想跟您汇报个情况。”
徐大志和蔼地与他握手:“王副经理请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