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名列皇族族谱上面的,那些私生子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所以在谈及这些龙子龙孙们,骄傲的长安百姓们还真没什么可顾忌。
“嘿嘿,这位王爷可不一般,他身为皇帝第九子,以弱冠之龄就被封王。”
看到周围的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说话那人更是得意。
“还记得年前有匈奴使臣前来迎娶我汉家公主的事情吗?”
“那时满朝上下皆言不可与匈奴为敌,眼见就要答应匈奴人的要求。”
“当时还是皇九子的云中王殿下就挺身而出,将那些卖国求荣之辈训斥的满脸羞愧!”
“接着更是展露自身的武勇折服了匈奴的使臣,令其无功而返。”
“最后 … … ”
说到这里,那人突然卖起了关子,狠狠的收割了一波白眼球之后正待说出下文。
冷不防身后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我知道,皇子守国门,天子死社稷,云中王自清为国守边去了!”
那人回头刚要投去一瞥凶狠的目光,却发现对方身穿丝绸制成的名贵长袍, 一看就是出身名门。
当即就只能偃旗息鼓,并露出了一脸赔笑的表情,他眼珠子一转,立刻就接着道:
“君子可听说云中王此次为何回京?”
“这倒不知,只听闻是与北方的战事有关。”
身穿华丽长袍的青年明显带着外地的口音,态度倒是相当的和善,丝毫没有因对方衣着简陋而露出轻蔑之色。
前段时间边疆告急的烽火早就传到了长安,所以在听到这句话时,不少人都露出了恍然之色。
“莫非是云中王殿下在北方打了一个胜仗?”
现场并不乏脑子比较灵活的人,结合几人的话很快就有人猜到了什么。
“你懂什么!”
那名满脸奸猾相的那人投去了一瞥轻蔑的目光,当他转过头来,迅速就露出了讨好之色。
“君子有所不知,那位云中王可是武曲星下凡,真正的了不得!”
见引起了对面那位贵人的兴趣,他就露出了一丝讪笑,目光不时瞥向了对方的腰间。
华服青年虽然见识不多,却也很快明白了对方的意思,随即从腰间的荷包里取出了一片金叶子丢了过去。 “谢君子赏!”
那人手忙脚乱的接过金子,也不辨真伪,十分知趣的继续道:
“云中王闻得匈奴人进犯,立刻就率领大军前去与匈奴人交战!”
“据闻,那一战匈奴人有十几万大军,而云中王却只有对方的十分之一。”
“但是云中王凭借着过人的武勇,杀退了匈奴人的大军,北方边塞也因此得以安定。”
这个时候传入长安的消息有很多,其中真真假假一般人还真难以分清楚。
所以现场众人在听到这些话后,无不是发出了惊呼的声音。
以一万破十万,这怕是霸王再世都办不到吧?
华服青年心中想着,嘴上却没有说破。
“对了,听说匈奴那边还有个叫右贤王的人被斩杀了,也不知是多大的官。”
“这不可能!”
华服青年可不是一般的百姓,自然知道右贤王代表着什么。
那可是站在匈奴帝国内权力塔最顶尖的几个人之一 ,其份量可比汉室内的王爷要重的多。
“额……小人也只是听说。”
那人被打断了话也不敢反驳,只是在脸上露出了一丝委屈之色。
华服青年却没有理会这些,径自向着皇宫所在的方向走去。
此时在长安城东门外。
挤挤挨挨的都是人头攒动。
上万名从云中赶来的健儿排列成整齐的队形。
白马营居前,勇骑营稍后,破匈营,破奴营,锐士营依次排列。
玄甲营位于最后,免得抢了其他人的风头。
这是某个无聊的人说出的戏言。
众将士静立在东门之外,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肃穆的神情。
长安城中,就是从东门入这条东西向的大道最为宽广笔直,正对皇家所居禁中。 经东门,过旧城朱雀门,过灞桥,便能进入御道。
御道长约四里,正对皇城南面正中广明宫。
景帝和窦太太后就站在广明宫的城头上。
而自丞相申屠嘉以降的文武百官,勋戚宗室,就位于御道的两侧。
等候这立下不世之功的上万名汉军健儿在君前献捷!
没有人对此会有半句抱怨,这是云中王和其麾下的将士应该享有的荣耀。
长安城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这么热闹了。
从上至下,都为此盛事扰动了。
有资格站在御道两侧的,自然早早就加入了百官的队伍。
没资格上朝的微末小吏或者豪门公子,则呼朋唤友。
带着下人,占据了从东门到广明宫这条大道上沿街地势高处。
或酒楼或亭台,置一席酒,温几盏酒。
畅谈高祖与项羽之争,以及平定英布彭越作乱等等。
说古论今,静静等候。
在这一天,临街高处一个好的位置,已经卖出了几千上万钱,却依旧供不应求。 长安的百姓以及游侠们,腰里没有那么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军工雄途:陈今朝的霸世征途请大家收藏:(m.2yq.org)军工雄途:陈今朝的霸世征途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