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你们尝尝这个老虎鱼汤。”大舅端着个黑陶锅从厨房里出来,掀开盖子,奶白色的鱼汤冒着热气,里面放着几片姜片和葱段 ,“这老虎鱼是你建军哥礁石区钓的,刺少肉嫩,熬出的汤最补身子,海英也多喝点。”
海岛上的人喜欢喝汤,吃饭的时候,没有汤汁,感觉就吃不下饭似的。
陈业峰舀了一勺鱼汤,入口醇厚,鲜而不腥,带着淡淡的海鲜味,喝下去后,胃里暖暖的。
周海英也尝了一口,原本还有些晕船的不适感,在热汤的滋润下,渐渐消散了 。
阿财吃得最欢,手里拿着个吉捞饼,就着白灼海虾,一口接一口,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说:“好吃,今天挑水累着了,肚子里早就空空的。”
这家伙性子真直,什么话都能说得出口。
饭桌上,大家聊着天,话题从陈业峰小时候在岛上摸鱼捉虾的趣事,说到现在的渔情。
二表哥阳建军说:“现在正是小管鱿鱼的汛期,夜里出海,一网下去能捞不少,要是运气好,还能碰到大的鱿鱼群 。”
大舅点点头:“这两天你们先休整下,后天夜里就跟我们出海,现在天气好,风平浪静的,适合捕捞。”
“好。”陈业峰听得心里一动,他这次来岛上,除了安顿下来,就是想靠着捕鱼谋生,现在正好赶上好时节,自然不愿错过 。
吃完饭,大家坐在院子里聊天,借着夕阳的余晖,表姐们给周海英讲岛上的习俗,哪些地方的海滩能赶海,哪些礁石区海螺多 。
天渐渐黑下来,二舅妈点上了煤油灯,昏黄的灯光笼罩着小院,蚊子也多了起来,大家便各自散去。
陈业峰三人往回走,路上黑漆漆的,还好他这次出来带了手电,也不怕走夜路。
没有路灯,没有汽车的鸣笛声,只有虫鸣和海浪声。
周海英牵了牵陈业峰的手,小声说:“突然没电,还真有点不习惯。”
陈业峰拍拍她的手:“慢慢就适应了,咱们在这里待上几个月,等孩子出生后,就可以回去了。”
“嗯。”周海英缓缓点头,然后摸了摸自己隆起的肚子。
在海岛上虽然条件艰苦些,但是不用整天提心吊胆的。
也不用担心计生办的突然闯进家门,每天也过得舒心。
回到家后,陈业峰点上煤油灯,昏黄的灯光把屋子照得朦朦胧胧 。
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三人洗漱完,就各自回房睡觉了。
周海英怀着孕,累了一天,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了。
陈业峰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海浪声,心里盘算着明天开垦菜地的事,想着想着,也渐渐进入了梦乡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陈业峰就被窗外的海浪声惊醒了。
他蹑手蹑脚的起床,生怕吵醒周海英。
等到出门,发现五叔也早已醒了,这家伙正在院子里活动筋骨。
两人也没有过多的交流,拿起大舅送来的锄头和镰刀,往后院的荒地走去 。
荒地里的草长得半人高,还有不少带刺的藤蔓和荆棘。
阿财拿着镰刀,先把杂草割掉,堆在一旁,陈业峰则用锄头把地里的土翻松。
岛上的地层大多数是火山岩,所以岛上的土壤实际上也很肥沃,翻出来的土是深褐色的,还带着点湿润的潮气 。
两人分工合作,有条不紊的忙碌着,那块菜园子也逐渐被整理出来了。
太阳慢慢升高,两人的额头都冒出了汗,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
周海英醒后,烧火煮了粥,端到后院让他们吃:“歇会吧,时间也不早,吃点东西再干。”
陈业峰接过碗,“咕噜咕噜”的喝了口热粥,感觉浑身又有力气。
歇了一会儿,两人继续干活。
到了中午,荒地终于开垦好了,平整的土地分成了几块小畦。
陈业峰从屋里拿出母亲塞给他的菜种子,有小白菜、菠菜、葱蒜,还有几包空心菜种子 。
对于种地,他也熟悉得很,前一世的他可没少干。
老了的时候,都是自己种菜。
他蹲在地里,把种子均匀地撒在翻好的土里,再用锄头轻轻盖一层薄土,最后用桶舀来水,慢慢浇在地里。
“等过些日子,这些菜苗就能冒出来了。”陈业峰看着浇完水的菜地,满满的收获感。
阿财伸了伸腰:“到时候咱们就能吃上新鲜蔬菜了,真是太期待了。”
傍晚时分,大舅和二舅一起过来了。
二舅拍了拍他的肩膀:“春汛来了,正好这两天风平浪静,估计能多捕些。你的海运一直都很好,让我跟你大舅也沾沾光。”
一旁的大舅也说道:“阿峰,今晚咱们出海捕小管鱿鱼,你和阿财跟我们一起去,正好熟悉熟悉这边的海域 。”
接着,大舅也补充道:“现在是春汛,小管鱿鱼多,夜里它们会朝着光亮的地方游,咱们用灯光诱捕,能捞不少。”
陈业峰点点头,表示没问题,早就想跟着出海捕鱼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家里家外:开局小渔村赶海请大家收藏:(m.2yq.org)家里家外:开局小渔村赶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