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没日没夜地研究轧钢技术。
他记得,锻钢技术全国领先的城市是东北工业基地,更领先的那就是老苏了,再往上就是老美。
获得老美的技术纯属做梦,老苏的已经有一小块成果在厂里,只需要研究试验即可。
这个也是全国轧钢厂都知道,都在公开研究的技术,但是已经失败好几年,何天想着能不能绕过阶段性成果,跨越到下一个阶段!
有了想法,那就要没完没了地试验。
在夜大毕业的第二年,何天成功提交了锻钢新技术成果,就是一小块钢铁。
这块钢铁在何天手里把玩了两年多,就像是最顶级的面案师父手里一团面,揉面醒面无数次,有时候失败了还要回炉重造。
厂领导见何天说的天花乱坠,立刻开始验证。
果然,无论是硬度韧劲儿还是延展性,都比老苏现有的钢强太多。
这时候杨厂长已经下台,王主任走马上任,巧了,何天上夜大开始,就被王主任拉拢,他曾经掌管后勤,拉拢了不少技术资深的老师傅,何天也不例外。
孤臣不是用来背锅,就是用来孤立,何天只是找了个麾下将士众多的人站了一下队,表示自己的归属,然而他挥剑意不在小小的轧钢厂。
这项技术上交,何天成功被吸纳入国家工业部,要前往全国各地指导最新炼钢技术。
易中海看着何天在厂里越来越耀眼,已经没有了笼络的心思。
对弱者可以笼络成为自己人,对强者,那就只有讨好了。
他把阎家,刘家,贾家的房子拿捏在手,当然,暂时租下来,再转租给其他人,防止空房子被房管科安排了。
长远的计划中,还会有何雨水家,以及后院聋老太的房子,算上自己的,以后再费点心思把许大茂的房子买下来,整个大院儿中的这一个小院儿,就能归属何天,独门独院了。
看在这么大院子的份上,何天也会给他们养老的叭?
何天当然会,他早就说过会给易师傅养老,怎么会变卦呢?
听说房子被易中海早早定下来,何天兴冲冲地回家。
街道主任听说何天回来了,忙整理衣着,客客气气地过来走访顺路看望何天。
何天礼貌地跟王主任握手,王主任笑着解释道:
“街道早就知道这里的公厕不太立正,还有这路啊,路况不太好,早些年就有计划重新翻修整理一下,这不,我过来看看,没想到何主任您回来了,这是看望师父?”
何天笑道:
“哎,过年嘛,难得有假期,回来看看家里老人。”
易中海跟周秀站在何天身后,笑盈盈的,年纪大了,背已经有些佝偻。
何天还跟王主任打招呼。
“现在咱们院儿又注入新的生机,大家都是尊老爱幼的,我家里老人住在王主任辖区,很放心,这都是王主任,还有所有街道工作者的功劳,我代表家中老人,谢谢你们了。”
王主任心花怒放。
“哪里哪里,这是应该的,易师傅是我们的国之重器,爱护易师傅,所有人义不容辞。”
何天笑眯眯地跟王主任喝杯茶,送走了他,又留在易中海这边吃了顿饭。
“师父,您看到我的进步没?您骄傲不?”
易中海脸上全是笑容,心里却笑不出来。
他想要的承欢膝下,侍奉双亲,不是何天这种。
最好是没有多大出息,吃喝都仰仗他这个八级工的鼻息。
然而何天已经足够优秀,优秀到他这些妄念在脑子里浮现都是混账的想法了。
可是现在,他已经没有退路,这条师徒三人的大船,走到海中央了,何天是船长,是舵手,老易连下船换人都做不到了。
何天在工业部依旧不放弃技术研发,他是孤家寡人没有背景,真在官场上打滚,很可能被人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唯有技术在手,谁也拿不走,走技术升职这条路,是他这样出身和优势之人的唯一上升路径。
好在进了官方,做很多试验都比在轧钢厂方便太多,很快他就成为工业部下设研究院的支部书记。
带领团队成功在随后二十年,研发出多项尖端技术。
隔三差五,中秋过年,何天会拎着东西回家看望师傅师娘,顺便住几天,吃吃喝喝,跟左右邻居说说话,陪着老易修修房子,陪着周秀买买菜,整个南锣鼓巷,谁不知道老易的徒弟何天,是儿徒,也是孝子?
送走了聋老太,娄晓娥跟许大茂到底还是离婚了,跟着娄半城走了,许大茂想要再婚,又不能生育,之后发生的很多曲折离奇的事情,何天也就是回来的时候听师娘念叨两句。
老易一天天苍老,何天却越来越忙碌。
经过组织安排介绍,成功结婚生子,也会带着孩子们来看望爷爷奶奶,老易对隔一辈,愿意直接给他当孙子的孩子倒是很亲近,每次给红包都是大手笔。
何天欣然接受,孩子们对老易这两口子还全是真心,一点不掺水,爷爷奶奶叫得那叫一个亲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请大家收藏:(m.2yq.org)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