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注,”
“据《皇明翰林散曲考记》记载,”
“洪武三十二年末,”
“朝廷行教育整顿,禁止一些不合时宜的文作传播,”
“此曲过分悲怆,涉嫌私念元朝,被朝廷封禁,此曲湮灭于文坛,民间偶尔传唱。”
看完稿纸后半部分的附注,
朱高炽扭头瞥了一眼提供这份记录的朱厚熜,
特地把洪武三十二年写出来?
这是在强调,封杀夫子是属于建文朝的操作,
翰林的记录都是官方的查证,可靠性强。
好小子,
行事很有父皇的风格,
提供新纪录也没忘在皇爷爷面前,给建文君使点小绊子,
不过,也幸亏建文朝容不下夫子这等大才,
否则父皇靖难想成功,谈何容易?
也可能,
夫子若是还在朝,
建文君也不会暴力削藩,我燕藩一脉也没这等天大的造化啊。
一想到林豪若在,对社稷必然能有向好的影响,朱高炽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听完朱棣的话,朱元璋将怒意转向了那些建文朝的大臣们,“老四,你说的对,”
“都是那些奸佞”
“是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坑害了林豪,误了君王和社稷。”
“他们都该死!”
一众后世帝王闻言,纷纷面露无奈之色,
太祖爷此言,太过欲盖弥彰,
只能说,他老人家着实偏私建文君,
那些大臣们想出手收拾林豪,
没有建文君的允准,
能成功么?!
对于朱元璋的偏私态度,
朱棣却是露出一副“朕已经习惯了”的表情,
老爷子还是不忘扶立好朱允炆,
可他已经折腾这么久,
朕和这帮子孙皇帝不都是好端端地在这里么?
朕靖难该成功,还是成功,
这叫天命归燕!
一想到靖难能成功,
朱棣觉得离不开建文君臣的昏招频出,
那些蠢笨的奸佞,可不能被除掉,
而且,朕是“清君侧,靖国难”
总得“清”掉几个真奸佞才是。
“父皇,他们的确是该收拾,不过在您洪武朝,那些奸佞可能还没完全暴露出来,”
“毕竟人是会变的。”
朱元璋眼神冷冽地瞪了朱棣一眼,
他自然是知道自己儿子的想法,“你什么心思,朕会不知道?”
“咱除奸佞是为社稷,”
“再说,咱需要他们暴露?”
“只要重点收拾那些反对林豪的不就好了?”
朱棣顿时一噎,
老爷子的申辩逻辑,貌似也变强了许多。
朱厚熜见状,开口说道,“太祖爷臣孙有一言,”
朱元璋有些看不上朱厚熜,本想不准,但考虑到对方今日带来了新记录,不能太过严苛了。“你说吧。”
朱厚熜轻咳一声,“建文旧臣的核心,基本都是文官为主,”
“臣等对文官势力太熟悉了,他们就像野草一样,除了一茬,又马上会长出来。”
朱见深等深受朝堂掣肘的后世皇帝,皆是点着头,一脸感同身受的表情。
朱棣也不由地对朱厚熜,高看了一眼,
这小子的思绪还是灵活的,
能想到这个由头,
只是擅改朕的庙号,不可原谅!
朱元璋也认可了这个理,冷哼一声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臣孙觉得还是回到最简单的办法上,就是改变林豪的命运,不能让他出走,致使明珠蒙尘。”
朱元璋面露不屑,“就凭你提供这份允熥的什么漂流记?”
“林豪那虚样,能坐得了海船?”
“老四会这么心慈手软?让允熥出走海外?”
说着,
他瞪了一眼满脸局促的朱棣,而后继续说道,
“还是节选自海外番人道士写的海外炼丹随笔?”
“这等记录不可靠!”
“以后查证清楚了再呈奏。”
一说到炼丹修道,朱元璋又是怒气不止,他又对着朱厚熜一通训斥,“朕不是让你不要沉迷虚妄了吗?你有没听的?”
“你的气色还是这副鸟样,朕给你的医案药方,你有认真煎药服用?还有。。。”
紧接着,朱棣等世宗前辈皇帝也跟着言语教训起了朱厚熜。
在皇爷爷训斥朱厚熜提供的另一份记录不靠谱、林夫子虚不出海,还有父皇不会心慈手软的时候,
朱高炽才想起来那份记录还在自己手里,
他赶忙打开一看,
“《吴王子南洋漂流记》,”
“序言,”
“作者:皇明洪武朝国子监太学生兼太医院学徒葛木越超之子、苏禄国国师、东王王妃之弟、龙虎山道教炼丹派西洋分支第二代宗师,葛木豪,”
“永乐六年,”
“吾父突然病发,行将终末,”
“正好有其一大明吴姓尊客到访苏禄,其将随身携带的一枚蓝色神丹,曰‘伟力丹’,赠予吾父服下。”
“三日,吾父恢复如初。。。”
“又十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