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事情叶辰全权交给了琳达希尔顿处理。
因为,山城时装周来了。
Artisanat céleste的最后一舞,也是叶辰在香奈儿的告别秀。
京城时间十月十七日下午三时,山城的阳光正斜斜划过天际,带着秋末特有的温和。
臻尚立方顶层的玻璃穹顶已悄然转为清透的灰白,这是预设的灯光滤镜效果,为即将开始的秀场铺垫出冬日的基调。
穹顶之下,长江与嘉陵江蒸腾了整夜的水汽早已不见踪影——后台总控室的屏幕上,湿度数值稳稳停在45%,这是空调系统经过三小时精密调节的结果。
空气里不再有江水的潮气,取而代之的是帆布收纳袋的粗粝气息、松木道具的清香,以及模特们发胶的定型味与香水的馥郁味,几种气味交织在一起,成了大秀后台独有的标识。
主厅内,二十余名灯光师正做着最后的调试。
他们踩着高脚梯,转动射灯的角度,光束一次次落在那座木质“雾隐冬庐”上。
这座道具房高约三米,由百年松木搭建,屋顶覆着一层仿真积雪——那是特殊材质的泡沫颗粒,触感与反光度都与真雪无异。
檐角悬挂的串珠流苏是手工打磨的亚克力材质,在冷白色射灯下折射出细碎寒光。
屋内的暖黄灯光从雕花窗棂透出,窗框旁堆着几卷刺绣窗帘,墨绿底色上绣着暗纹松枝,却迟迟未挂上,故意留着一丝未完成的悬念,勾着人想一探究竟。
T台从主厅中央延伸至观众席前方,深灰色羊绒地毯是提前三天从巴黎空运来的,厚度达两厘米,踩上去几乎听不到声响。
地毯边缘镶嵌的银色链条被工作人员用扳手再次紧固,每一节链条都擦拭得发亮,没有一丝灰尘。链条旁的地面上,贴着细小的荧光标记,那是模特转身的精准点位。
后台区域被临时隔成三个部分:化妆区、更衣区与道具区。
更衣区的金属衣架上,六十多套LOOK已全部就位,衣架统一朝向右侧,白色标签上用黑色马克笔写着模特姓名、服饰编号与搭配单品,如同待命的指令。
衣架旁的长桌上,整齐摆放着配套的鞋履与配饰,皮鞋擦得锃亮,首饰被放在丝绒托盘里,每一件都有对应的编号标签......
“可爱的伊莎,Artisanat céleste很快就会成为历史,感想如何?”
墨镜下叶辰的抱着手臂,眼睛看着化妆,换衣服,做造型的超模们,嘴里和小伊莎聊天。
“时间过得好快,我都跟在小王子身边工作...三年了。”
化妆区里,化妆师正做着收尾工作。
镜子前的模特们已完成妆发,或静立在原地,或轻轻活动脚踝,尽量保持服饰的最佳状态。
卡莉·克劳斯坐在角落的化妆镜前,造型师正用镊子调整她的眉形,她身上的软呢外套腰线处,被巧妙地加上了两枚隐形暗扣。
上午试装时,她反馈腰线略松,奥古斯都立刻找来同色系丝线,在十分钟内完成了修改。
弗莱娅·贝阿·埃里克森站在穿衣镜前,助理正帮她调整褐红色丝绒连衣裙上的貂毛披肩,将披肩的左角拉至腰侧,形成不对称的角度。
她的黑色长靴里垫了几乎看不见的薄垫,那是根据脚型定制的硅胶鞋垫,能让埃里克森在走台时更稳...
鞋履、手套、珠宝、手袋......一个时装周,真的需要准备很多东西。
下午三点四十分。
臻尚立方外的广场被两米高的黑色护栏围住,护栏内侧站着数十名安保人员,形成一道人墙。
护栏外,蜂拥的媒体早已架好了设备,长枪短炮对准红毯入口,相机的镜头盖都已取下,摄影师们不时调整着机位,低声交流着拍摄角度。
山城十月午后的阳光斜射在红毯上,将红色的地毯染成暖橙色,带着薄暮时分的柔和。
第一辆宾利缓缓停下,黑色的车身在阳光下泛着哑光。
车门打开,先伸出的是一双黑色高跟鞋,接着,安娜·温图尔走了下来——标志性的墨镜遮住了大半张脸,银色齐耳短发打理得一丝不苟,身上的黑色西装裙是香奈儿的经典款式,裙摆长度刚好到膝盖。
另一边打开车门的卡尔·拉格斐黑色墨镜同样遮住了他的眼睛,白色马尾梳得笔直,高耸的立领衬衫搭配黑色西装,手上戴着黑色皮手套,指间戴着若干枚戒指,其中一枚是镶嵌着蓝宝石的狮头戒指,格外醒目。
副驾驶出来的尼古拉盖斯奇埃尔黑色风衣搭配Ethereal Garb复古墨镜。
快门声瞬间密集到失去节奏,变成一片轰鸣的海洋,连空气中都似乎飘浮着细碎的声响。
三人没有在红毯上停留,几乎目不斜视,却精准地捕捉到几个重要机位——《Vogue》的专属摄影师、法新社的镜头,对着三人咔嚓咔嚓......
标题都想好了——《帝国的崛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巴黎当裁缝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在巴黎当裁缝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