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泉的冬日,暖阳高照。城市的肌体日益强健——雾江碧波荡漾,高楼广厦林立,新兴产业园区机声隆隆,市民的钱包越来越鼓。然而,在市委书记周海洋和市长秦风的战略视野中,一座城市的真正崛起和持久繁荣,绝不仅仅依赖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硬件的日新月异。当物质生活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对社会风尚的期待、对城市品格的认同,便会愈发凸显和迫切。如果精神的成长滞后于物质的积累,那么发展的成果将是脆弱的,城市的魅力也将是表面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先贤的古训言犹在耳。江泉,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转型爬坡之后,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追求“物质富裕”迈向追求“精神共富”,从塑造“城市筋骨”转向铸造“城市灵魂”。这是一场更为深刻、也更为漫长的“软实力”锻造工程,关乎这座城市的精气神,关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内心的安宁与自豪,更关乎江泉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底蕴。
一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专题学习会上,周海洋书记抛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同志们,我们江泉的GDP上去了,高楼多了,车子多了,老百姓的收入也增加了。这是好事,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身边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炫富攀比,铺张浪费;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守秩序的行为依然常见;邻里之间关系淡漠,互助精神有所减弱;甚至还有诚信缺失、见利忘义的事情发生。这些问题,大家怎么看?”
这个话题,立刻引起了与会领导们的共鸣和深思。
市长秦风神色凝重地接过话头:“周书记提出的问题非常关键,也非常及时。经济发展了,生活改善了,但如果社会风气下滑,道德水准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滑坡,那么我们的发展就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这就像一个人,体格健壮了,但如果精神萎靡、品行不端,也算不上是一个健康、有魅力的人。一座城市也是如此。”
常委、宣传部长郑强深有同感:“确实如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协调发展,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现在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显着成就,精神文明这块短板必须尽快补上。否则,经济发展可能会失去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社会和谐也会受到影响。”
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建军从社会治理角度补充:“一些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但积累起来就会影响社会秩序,甚至滋生矛盾。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也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江泉’的内在要求。”
经过热烈的讨论,与会领导们达成了高度共识:江泉的发展,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持续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城市精神,提升市民素质,塑造与城市硬实力相匹配的软实力。会议决定,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尽快研究制定《关于深化“文明江泉”建设 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实施意见》。
在周海洋和秦风的直接指导下,郑强部长带领宣传部、文明办、文旅局、教育局、民政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等部门的精干力量,成立了文件起草专班。他们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专家学者、道德模范、市民代表的意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
起草过程充满了思想的碰撞。有的同志主张先从整治不文明行为入手,立规矩,严管理;有的则认为重在教育引导,潜移默化;还有的建议多搞活动,营造声势。
秦风在听取汇报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搞成‘一阵风’,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有系统思维,做到‘立破并举、标本兼治’。‘立’,就是要树立标杆,明确我们倡导什么;‘破’,就是要革除陋习,明确我们反对什么。要设计一套组合拳,把倡导弘扬和治理约束结合起来,把集中活动和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
经过数易其稿,《实施意见》最终成型。其核心框架清晰:
一是凝练弘扬“江泉精神”。 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将“江泉精神”概括为“诚信务实、开放包容、创新奋进、守望相助”,并通过媒体宣传、主题实践、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学习活动。 建立“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常态化选树机制,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让凡人善举成为城市风景。
三是持续整治突出不文明行为。 针对公共场所秩序、环境卫生、交通出行、社区生活等领域的不文明顽疾,开展专项治理,完善法规约束,强化社会监督。
四是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其打造成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请大家收藏:(m.2yq.org)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