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映天下
在龙城燕王宫,最深处的观星台,此地远离宫阙喧嚣。
唯有夜风呼啸,吹动着慕容恪,宽大的黑袍。
他并未仰观天象,而是凭栏远眺南方。
那只正常的左眼微眯,而那只嵌着冰晶的义眼在闪烁。
在沉沉的夜色中,竟隐隐泛出,幽蓝的光芒。
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窥见遥远南方,正在上演的血火纷争。
幽影如同融入夜色的蝙蝠,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跪伏在地。
声音低沉而清晰地,禀报着最新、也是最震撼的消息。
“王爷,江夏确证已失,冉闵弃城东窜,顺流而下。”
“昨日……已突破牛渚,兵临建康石头城!此刻,恐已与建康守军接战。”
即便是以,慕容恪的深沉,在听到“兵临建康”,这四个字时。
搭在冰冷石栏上的左手指节,也不由自主地,微微收紧。
冰冷的石屑,被他无意识地,捻成粉末。
“健康……”他嘶哑地,重复了一遍这个地名。
那只冰晶义眼中的幽蓝光芒,似乎更盛了几分。
其中倒映的,仿佛不再是,眼前的夜景。
而是千里之外,那座繁华帝都的轮廓,以及在其城下,燃起的冲天烽火。
“冉闵……竟真敢行此,破釜沉舟之举……其胆魄,堪称绝世。”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复杂难明的意味。
有惊叹,有忌惮,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手之间的敬意。
但旋即,这一切情绪,都被更深沉的冰冷所覆盖。
对他来说,个人的勇武与魄力,终究只是棋盘上,比较重要的棋子而已。
“谢玄北府兵动向如何?桓冲水师又在何处?”慕容恪的问题,直指关键。
“谢玄已放弃围攻江夏,全力东追,先锋轻骑,距建康不过一日路程。
桓冲水师主力,仍被冉闵偏师所滞,但部分快船已试图东下拦截。”幽影答道。
慕容恪缓缓闭上,那只正常的左眼,仅用冰晶义眼“凝视”着南方。
在他的特殊视野中,天下的气运,仿佛化作了奔流的江河。
代表冉闵的,那股赤黑色气旋,正以一种决绝的姿态……
猛烈地撞击着,代表东晋的青黄色气运壁垒,激起滔天巨浪。
而另一股新锐的青色气流,正从侧后方高速逼近。
更远处,还有一股沉稳的蓝色水流,在试图合拢。气运纠缠,混乱而激烈。
但在这片混乱之上,慕容恪“看”到了一片更为广阔、更为厚重的玄青色气运。
属于他慕容大燕,正如同北方的苍穹,冷静地覆盖着这一切。
而西边,还有一股暗黄色的气运,在微微涌动,伺机而动。
“三雄逐鹿?不……”慕容恪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这局棋,该轮到执棋者,落子了。”
他心中那盘,关乎天下归属的大棋,因为冉闵这步,石破天惊的“将军”。
瞬间进入了,中盘最复杂、也最精彩的,搏杀阶段。
第二幕:南北局
翌日燕王早朝,气氛与前几日,主张立即南下的亢奋,截然不同。
多了几分,诡异的凝重,以及压抑的兴奋。
建康被围的消息,已经如同野火般传开。
慕舆根等激进将领再次出列,这一次,他们的理由,似乎更加充分。
“陛下!千载良机!冉闵蚁贼竟敢围攻晋都,东晋必倾国之力救援,江北空虚!”
“我军此时南下,可轻易收取淮北,直抵长江!”
“若操作得当,或可趁晋室内乱,一举渡江,定鼎中原!”
不少宗室大臣纷纷附和,认为这是上天赐予大燕,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
端坐王位的慕容俊,却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始终沉默的慕容恪。
经历了上次的朝议,慕容俊对这位弟弟的判断力,产生了一种依赖和更深的忌惮。
他知道,如此重大的决策,必须听取慕容恪的意见。
“太原王,”慕容俊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今冉闵围攻建康,南朝震动,局势危殆。”
“众卿皆言,乃我大燕南下之良机,不知太原王,以为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慕容恪身上。
他缓缓出列,特意佩戴的,青铜狼首面具,遮掩了他的表情。
只有那双异色的眼眸,透过面具的眼孔,冷静地扫过群臣。
“陛下,诸位同僚,”慕容恪的声音依旧嘶哑平稳,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穿透力。
“建康被围,看似东晋危若累卵,实则……亦是危机并存之大变局。”
他走到殿中,巨大的沙盘前,手指点向建康。
“冉闵孤军深入,悬兵晋都之下,看似凶猛,实则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其败亡,只是时间问题,关键在于,东晋如何,应对此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障不臣土请大家收藏:(m.2yq.org)汉障不臣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