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周逸尘和江小满就到了市人民医院门口。
来到内科,他们就分开了。
江小满要去护士站上班。
周逸尘则朝着中医内科的办公室走去。
他到的时候,办公室里已经有几个人了。
办公室不大,靠墙摆着四张办公桌,桌上都堆着病历和书籍,还放着几个大大的搪瓷缸子。
一股淡淡的药味和墨水味混合在一起。
“各位老师,早上好。”
周逸尘站在门口,不卑不亢地打了个招呼。
办公室里的人都抬起了头。
一个四十多岁,头发微秃的中年医生推了推眼镜,他是钱卫国,科里的老资历了。
他对周逸尘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另一个三十出头,看着挺精明的年轻医生孙建军则笑了一下,开口和周逸尘打了个招呼。
“周医生早啊!”
“孙医生也早。”周逸尘笑着回应。
“我可听说了,你昨天一来,就给刘主任立了个大功啊?”孙建军的声音不大,但办公室里的人都听见了。
这话一出,另外几个人的目光也都聚集到了周逸尘身上。
周逸尘神色不变,只是笑了笑。
“孙医生说笑了,我就是运气好。”
“昨天那个病人的症状,跟我以前在书上看过的一个病例有点像,就斗胆跟刘主任提了一句,没想到还真蒙对了。”
他的语气很诚恳,态度也很谦虚。
孙建军挑了挑眉,还想再说点什么。
坐在他对面的女医生张兰芳轻轻碰了他一下,笑着打圆场。
“小周,你别听他瞎说。能在那么多症状里抓住关键,那可不是光靠运气就行的。”
张兰芳三十五六岁,说话温温柔柔的,让人感觉很舒服。
“张医生过奖了。”周逸尘顺势应了一句。
他走到刘主任给他安排的,最靠门的一张空桌子前,从自己的帆布包里拿出笔记本和钢笔,整齐地放好。
整个过程,不急不躁,从容淡定。
钱卫国看着他,眼神里闪过一丝赞许。
这年轻人,沉得住气,是个好苗子。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刘正宏主任拿着他的大搪瓷缸子,精神抖擞地走了进来。
“都在呢?”
“主任早!”办公室里的人纷纷打招呼。
刘正宏点点头,目光落在周逸尘身上。
“小周,来得挺早啊。”
他的语气很和善,带着明显的欣赏。
“主任早。”周逸尘站了起来。
“坐,坐,不用拘束。”刘正宏摆了摆手,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把缸子往桌上重重一放。
“昨天张桂芬的检查结果出来了。”
他一开口,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她的粪便里确实找到了肺吸虫的虫卵。”
“跟小周的判断一模一样!”
刘正宏主任一句话,让办公室里的同事都很惊讶。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落在了周逸尘身上。
昨天他们还觉得这小子就是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
现在检查结果一出来,这可就不只是运气能解释的了。
钱卫国打量着周逸尘,这个年轻人,从昨天见到的时候就一直不卑不亢,沉稳得不像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
现在看来,人家是有真本事的。
女医生张兰芳则是满脸的赞赏和好奇,她温和地笑了一下,打破了沉默。
“小周,你真是太厉害了。”
“你是怎么想到会是肺吸虫病的?”
这个问题,也是办公室里其他人想问的。
大家的目光更加聚焦了。
周逸尘笑了笑,谦虚的道:“其实也是凑巧了。”
“我在县医院的时候,看了很多旧医案和杂记,其中就有一本提到过南边一些地方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书上描述的病例,咳出来的痰也是带铁锈色,又有点腥味,还伴有胸痛、低热。”
“昨天查房,我听张桂芬大姐描述症状,就觉得跟书上说的很像。”
“所以就斗胆跟主任提了一句,主要还是运气好,病人的症状比较典型。”
听了他的解释,办公室里的老医生们都暗暗点头。
孙建军听完,心里那点别扭也散了。
人家虽然是来进修的,但也有真本事。
刘正宏喝了一口热茶,笑着摇头,“这可不是运气。”
“能在纷繁复杂的症状里,抓住最关键的一点,这就是本事。”
“咱们当医生的,最需要的就是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刘正宏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他就是要当着全科室的面,把周逸尘这个典型给立起来。
他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只要你有本事,在咱们中医内科,就不会被埋没。
说完,他拉开自己的办公桌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份新的病历档案。
“小周。”
“主任。”周逸尘应道。
“既然你思路活,那这个病人,你帮着看看。”
刘正宏把那份档案放到了桌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请大家收藏:(m.2yq.org)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