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显然早就仔细数过,一听夏沐的询问就立刻回答道:
“左边这个木桶里面装的都是一斤以上的鲥鱼,一共是12条。”
“右边这木桶里面装的,都是接近一斤的鲥鱼,一共有10条。”
说完,少年的脸上露出紧张的神色。
这么多的鲥鱼,自然不可能是他一个人捞上来的。
为了多挣些钱,少年刚回家就把情况,告诉了家里的两个兄弟。
三人一合计,还是决定联合了其他相熟的十几个渔户,一起动手抓鱼。
夏沐看着桶里面活蹦乱跳的鲥鱼,自然也能想明白,这些鱼不可能是少年一个人捞的。
对此她也不在意,她要的只是鱼,至于这些鱼怎么来的她并没有打算去理会。
夏沐蹲下身,伸手在右边木桶里捞起一条鲥鱼。
鱼身微凉滑腻,鳞片像碎银般硌着手心,掂在手里分量确实差了些,约莫八两上下。
她抬眼看向少年,见他紧攥着衣角,指节都泛了白,便轻笑一声:
“这些接近一斤的,按二十文一条算,你觉得怎样?”
“二、二十文?”
少年猛地抬头,心中万分的惊喜。
他原本以为,这些鱼最多能混上十文钱就不错了。
毕竟,离约定的斤两差了一截。
像这样的小鱼,换做平时只能作为添头,才能卖出去。
他万万没想到,夏沐给的价格依旧高出市价数倍。
旁边的林大田也吃了一惊,忍不住插了句嘴:
“东家,这价是不是……”
“无妨。”
夏沐摆摆手,将鱼放回桶里,水花溅在木桶边缘的青苔上,
“鱼活得精神,就值这个价。”
少年这才反应过来,忙不迭地作揖:
“多谢东家!多谢东家!”
夏沐算起了账目:
“十二条按三十文,共三百六十文;
十条二十文,合计二百文。
一共是五百六十文。”
说罢,她从钱袋里数出一枚大概六钱的小碎银递了过去。
接过小碎银,少年激动地询问:
“那东家,您要是还需要,我明天还能弄来!”
少年生怕这桩好生意断了。
“好。”夏沐颔首,目光扫过两个木桶,
“还是按这个标准来,一斤以上的三十文,八两往上的二十文,太小的就算了。”
“你只管送来,我照单全收。”
少年连连应着,帮林大田把分装妥当的鱼桶搬到食肆后厨,才揣着钱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很快,夏沐便和黄小衣以及阿禾一起,把木桶里的鲥鱼全都顺利送回了现代这边。
夏国文凑到桶边一瞧,眼睛瞬间瞪圆了:
“好家伙!这活性还挺足的!!”
夏国文数着桶里的鱼,越数越兴奋:
“这可是宝贝啊!你打算怎么处理?”
“早安排好了。”夏沐擦了擦手,
“昨天我联系了市场卖水产的邓老板。”
“花一千块租了他那辆带氧气泵的小面包车,我约了他8点过来,估计快到了。”
她的话音刚落,手机就响了起来。
来电人正是卖水产的邓老板,夏沐连忙接起电话。
电话那头响起,邓老板有些洪亮的声音:
“夏老板,车我已经开过来了,油是满的,钥匙我交给你母亲了。”
“店里还要忙,我就先走了,晚上我再过来这边取车。”
夏沐和对方客套了两句,便挂断了电话。
挂断电话,她打开手机地图,继续刚才的话题,她指着手机上的地图:
“放养的地方也选好了,九连山的磐洞水库。”
夏国文凑近屏幕,看着地图上蜿蜒的水系:
“这地方靠谱吗?不是说这种鱼只能在长江存活吗?”
“绝对靠谱。”
夏沐点了点屏幕上的河流标识,
“你别看这个水库在广省,然而这水库是赣江支流桃江形成的,而赣江最终汇入长江。”
“鲥鱼本就栖息在长江流域附近,这里的水文环境跟它们的原生地最接近。”
她顿了顿,调出手机里存的新闻截图:
“而且我查过资料,1987年的时候,有人因为在这个水库捕捞鲥鱼被抓了。”
“这说明,在30年前磐洞水库的水质和生态完全能养活它们。”
夏国文摸着下巴沉吟道:
“有道理,那什么时候出发?”
夏沐看了眼时间:
“我现在就走了,拖得越久,损耗越大,店里面的生意就拜托你们了。”
今天不是周末,店里面的生意不会太忙,黄小衣和阿禾经过这些天的工作,早就已经上手了。
夏沐将最后一桶鲥鱼,小心翼翼地搬上面包车后座。
张香兰在一旁反复叮嘱:
“山路不好走,慢点开,实在不行就多歇会儿……”
“知道啦妈,”夏沐笑着帮母亲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
“我昨天已经查过了,那边的路还挺好走的。”
告别父母,夏沐小心地发动车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请大家收藏:(m.2yq.org)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