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弃暗投明?”
方孝孺呆呆地看着朱旺,一时之间,竟没能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
他本是怀着“舍生取义”,甚至是“以死相谏”的决心而来。
他以为,自己递上这份名单,等同于背叛了整个江南士林,也必将引来澳王殿下的猜忌和羞辱。
可他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句如此轻飘飘的一句玩笑。
朱旺看着他那副模样,笑了。
他将那份名单,轻轻地从方孝孺颤抖的手中抽出,看都未看,便随手扔进了身旁的火盆之中。
“殿下!您这是……”方孝孺大惊失色。
“方先生,”朱旺示意他坐下,亲自为他斟上了一杯热茶,“你以为,我真的需要这份名单吗?”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脸上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在我这里,早就有一份,比你这份……更长,也更全的名单。”
方孝孺闻言,身体猛地一震,眼中闪过一丝骇然。
他瞬间明白了。
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早已在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掌控之中。
他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不过是在……等。
等一个机会。
等一个……能将所有敌人,都一网打尽的机会。
而自己今天这番“仗义执言”,在他看来,恐怕……不过是一场,自作多情的,可笑表演罢了。
一股前所未有的羞愧与挫败感,涌上了方孝孺的心头。
朱旺却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他摇了摇头,将一杯热茶,推到了方孝孺的面前。
“先生,您又错了。”
他的声音,变得诚恳起来。
“我留下您,甚至……将您‘请’到我的科学院来。并非是为了羞辱您,更不是为了看您的笑话。”
“而是因为……”朱旺站起身,对着这位在另一个时空,宁死不屈,被诛十族的一代大儒,郑重地,行了一个弟子之礼。
“……小子朱旺,需要先生的……帮助。”
方孝孺彻底被朱旺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给搞懵了。
“殿……殿下……使不得!使不得啊!”他连忙起身,想要去扶,却被朱旺按住了肩膀。
“先生,请听我一言。”
朱旺的目光,变得无比真诚。
“我知道,先生心中,存的是‘圣贤之道’,是‘天下大公’。”
“而小子我,所行之事,看似离经叛道,实则……与先生之道,并无二致。我们想要的,不过是……同一个东西。”
“——一个,真正富强、文明、且……人人如龙的……大明!”
“只是,”朱旺顿了顿,脸上,露出了一个苦涩的笑容,“……小子我,手段,或许……过激了些。杀伐之心,也……重了些。”
“我能打碎一个旧世界。但想要建立一个新世界……”
他看着方孝孺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需要,像先生您这样,心中真正怀有‘仁’与‘道’的……掌舵人!”
“小子恳请先生,出任我‘皇家科学院’……第一任,祭酒!”
“助小子,为我大明……为我华夏,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道统!”
……
当天下午。
一篇由“皇家科学院祭酒”,方孝孺,亲自撰写的文章,以《大明日报》增刊的形式,再次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文章的标题,只有短短的八个字,却充满了振聋发聩的力量——
《格物亦是道,科学即是仁》
在这篇文章里,方孝孺以一个传统儒家大儒的视角,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开阔而又包容的胸怀,对朱旺所提出的“科学”理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升华。
他引经据典,从《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到程朱理学的“理”,再到阳明心学的“心”,雄辩地论证了,“科学”……并非是与“圣贤之道”相悖的“奇技淫巧”。
恰恰相反!
“科学”,正是“圣人”探究天地至理,实现“内圣外王”的……终极法门!
“……何为‘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为‘小仁’。使天下万民,皆能吃饱穿暖,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此方为……‘大仁’!”
“……澳王殿下,创神农之种,解万民之饥馑;立牛痘之法,救苍生于疾苦;办义务之学,开万世之民智。其所行之事,虽惊世骇俗,然其心……无一不体现着‘圣人’那最纯粹的……‘仁心’啊!”
“……故,老朽以为,格物,便是求道!科学,便是行仁!此二者,本就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我辈读书人,当摒弃门户之见,拥抱时代之变革,以‘科学’为器,以‘仁道’为心,方能真正地,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宏愿!”
这篇文章一出,整个大明士林,彻底……失声了。
如果说,朱旺之前的文章,是一柄锋利无比,足以撕开一切伪装的手术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