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川没想要跟明令宜讨论蔡婕的事,但可能是明令宜的眼神太真挚,他不知怎么的,便开口了。
“先前我想要帮你,去谢府说和,没想到我舅舅根本就没顾忌到我什么面子,反而让你的食肆经营差点变得更困难。这件事情,我一直都还没好好跟你道歉。”
明令宜哭笑不得,“这还没跟我好好道歉啊?江大人,你这话在我面前都已经说过很多回啦。跟你无关的事,你可别什么都加在自己头上。”
说到这里时,明令宜话音忽然一顿,“更何况,现在西市已经没了望仙楼,而明家食肆,还在怀德坊。”
江玉川颔首,“这是他们罪有应得。”
明令宜觉得江玉川这人果然是能进大理寺的人,单是这一项“大义灭亲”的觉悟,她觉得自己就比不上。
“其实那日我来找你时,还有一些话想说,却对你有所隐瞒。”江玉川道。
他因为担心明令宜会因此看轻自己,或者心有芥蒂,所以一直没能坦白自己从前还有一位已经退了亲的未婚妻。
现在反而因为知道自己没了可能,再开口坦白,反而没有那么沉重的负担和担忧。
明令宜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就听见这么让人没准备的“秘密”。
“所以,这位蔡婕姑娘,就是你舅舅专门派人送来京城,牵制你的人选?”
江玉川不知道她怎么得出这样的结论,江玉川不由沉默了两秒,“你是这样想的?”
明令宜咋舌,“那还有别的可能吗?这位蔡姑娘,从前在家中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吧?”
“是的。”
所以那时候他更坚定了要退婚的念头,江玉川很确定这位蔡姑娘是个好姑娘,以后也可能是一名好妻子,贤内助,但是他想要的,不是这样按部就班,只会听从家中人安排的傀儡。
虽然他知道,这世间绝大多数的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他从小听闻父母并不是听从长辈的安排,“相看”后觉得“合适”便在一起成亲过日子。而是当年她母亲去寺庙礼佛上香,结果遇见流窜的落草为寇的逃兵。父亲当年正好进京,路过拔刀相助,是个人人称颂的英雄救美的故事。
若不是故事的结局“大英雄”本人大腿上中了一刀,还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的话,这个故事听起来更具有传奇色彩一些。
当年母亲也是因为在这大半月对父亲的照料中,暗生情愫。
可能就是因为父母是因为这样的像是话本子里的相遇,是先有了感情,才成亲,他从小见到的也是父母恩爱,虽然有时候也会为了琐事争吵,但更多的时候还是看向彼此都是盛满情谊的样子,让他更加无法接受从小被指定的姻缘。
对于蔡家的姑娘,江玉川感到很抱歉。
“这种大家闺秀的姑娘,怎么会忽然上京来找你?在她明知道你们两家已经退婚,你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瓜葛的情况下,这不是自毁名声吗?她的这种举动,显然跟她的性格不同。这里面定然是有什么人或者事从外面推动她去做,才有如今的情况。”明令宜分析说,“若是家中遇见困难,她求援不至于舍近求远,还找一个对她而言完全陌生的江大人。所以,这排除了外部的某些事推动蔡姑娘进京,那就只剩下是什么人来迫使她上京找你。”
明令宜还想接着分析,江玉川已经苦笑一声,点头承认。
“嗯,明娘子你猜得没错,的确是我舅舅让她上京来寻我。”江玉川说。
明令宜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是想要你做什么吗?”
江玉川算了算蔡家姑娘的脚程,从他们老家来上京城,少说也得差不多需要十日的时间。
想来当初他还为了明家食肆的事情去找舅舅时,他舅舅就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若是他“不听话”,还要向着明令宜这么一个外人的话,估计这位蔡姑娘,就不是去找他,而是直接到明家食肆找上明令宜。
虽然江玉川很不想承认,但是他心里很明白,就算是没有皇上,就算是明令宜的身份不是那么令人疑惑不解,他舅舅已经安排了蔡家的姑娘进京,自己跟明家娘子之间,就不可能再有什么。
他知道明令宜跟上京城里的别的女娘不一样。
哪怕没有证据,但江玉川就是很笃定,若是蔡婕出现,明令宜不会厌恶迁怒蔡婕,反而还会主动帮忙。但至于自己的话,最好的结果就是继续做普通的朋友。
江玉川对上明令宜那双分外坦荡的眼眸,虽然早就有所预料,但心头还是忍不住觉得酸涩。
他一早就知道自己喜欢明家娘子,但是对方对自己并没有那么深刻的感情。
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像是阿娘一样,还有很多时间跟明娘子慢慢相处,感情本就是处出来的,日久生情,细水长流的感情未尝不好。
但不论是皇上,还是他舅舅的这一手都来得太突然,让他颇有一种“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挫败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死后第五年,疯批皇帝还在招魂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死后第五年,疯批皇帝还在招魂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