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宋南星准备擦掉板书,大家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上前拦住了她。
大家伙这才到处借笔、借本子,手忙脚乱的抄起板书来。
代数、三角、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物理、化学,宋南星以最快的速度,每天十二个小时,给大家拉通学习着。
大家如饥似渴的吸收着知识,聚精会神、全力以赴。
一开始,宋南星还会抽空给大家解答一下问题。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队伍的逐渐扩大,教室逐渐从“一间半”转移到祠堂,再转到晒谷场,宋南星已经没法再逐个解答问题了。只能让大家汇集问题,统一解答。
为了大家很好的跟上学习进度,宋南星干脆把宋向文后期采购的那一套半,直接放在了“一间半”,让什么都没有的知青和好学之士学习和摘抄。
而高中教材,则沦落成了教辅,尤其是里面的课后测验,成了大家检测自己学习成果的工具。
虽然有些倒反天罡,但宋南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宋南星本以为自己的教学方式已经够简单、粗暴、离谱了,没想到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她的“小课堂”。
不仅有踩着泥腿子从十里外的村子赶来,裤脚还沾着泥的考生,还有好几个她短期培训班的“老同学”,自带干粮被褥求收留;有桃源中学的同窗和学长学姐、学弟学妹……
宋南星还能怎么办?
硬着头皮继续教呗!
直到她看到红旗中学的老师坐在下边,宋南星麻了。
人是一种很可怕的动物。
当你不停的告诉自己,习惯了就好,你真的就会慢慢的习惯。
譬如,习惯被人注视,习惯被人问问题,习惯无视台下所有人的职业、职位……
所以,当宋南星发现宋志宏和罗彩儿夫妇居然抱着孩子坐着角落的时候,宋南星只愣了两秒,就果断接受了。
唯一的惊喜,大概只有一个。
那就是,江靖川的到来。
作为“官方”认证的学霸,江靖川的到来,为宋南星减少了不少的工作量。
仅仅三十二天,宋南星就提前完成了数理化的教学任务。
但参加“小课堂”的学生们并没有散去,还是经常性的聚集在晒谷场,互通有无,找宋南星和江靖川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包括并不限于数理化,还有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方方面面。
宋南星想了想,又把自己陆陆续续从新华书店买来的人民日报评论单行本给贡献了出来,让大家阅读查看。
宋南星的小课堂,给了这群知识青年和向学之士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大家也很珍惜这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峰山大队还好,能够脱产学习;其他大队可就没有那么优厚的条件了,他们只能借了峰山大队亲戚朋友的笔记,借了邻居家的煤油灯,挑灯夜战。
复习到凌晨三点是常态,主打一个,熬不死就往死里熬。
这一熬,就熬到了十二月九号。
宋南星把江靖川给送上了去往省城的大巴车,却并没有回家。
红旗公社只有一个考点,那就是红旗中学,宋南星自然也不例外。
为了不误事,宋大志和宋苗早就跟宋巧姑打了招呼。
宋巧姑两口子可都是宋向文和宋南星一手一脚给带出来的,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当即给宋南星留了个“单间”,还让宋南星跟着他们一家子一起吃。
宋南星没有拒绝,只是转手就给宋巧姑塞了两块钱和两斤的全国通用粮票。
宋巧姑本来想拒绝的,宋南星只一句“你不收,我就拿到供销社换成麦乳精,给两个小禾和小麦补身体”。
麦乳精那种“华而不实”的玩意儿,拿来有什么用?
两权相害取其轻。
宋巧姑到底还是收下了钱和票,只是一回头,就把伙食标准给提高了一大截。
宋南星一起床,就看到热乎乎的铺盖面,再看看下面卧着的鸡蛋,只觉得脑仁疼。
“巧姑姐,我把你家底给吃没了,小禾和小麦吃啥?”
宋禾抬了抬手里的碗,笑着说道:“果果姑姑,我们也吃着呢!”
虽然没有卧鸡蛋,但有得白面吃,宋禾心里也美滋滋的。
没看到一旁的宋麦,吃得头都不抬了吗?
宋巧姑叉着腰,得意洋洋的笑道:“就一碗面条,还能把咱们这双职工的家底给吃没了?
你瞧不起谁呢!”
宋南星这才端起碗,笑着“承认起了错误”。
“是我小瞧了我巧姑姐的家底,吃不垮,根本吃不垮,行了吧!”
说说笑笑中,一碗热气腾腾的铺盖面就这么下了肚。
宋禾和宋麦抢着刷了碗,没有抢过两个小孩的宋南星,只能又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文具盒和准考证,慢条斯理的朝着考场走去。
高考是由各省自行命题,沿用以前文理分科的办法,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穿到六零当团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穿到六零当团宠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到六零当团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