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修炼者通过功法,在体内初步感应、凝聚并引导‘灵气’形成一个能量核心的过程。”
“在此阶段,修士能够内视自身,感受到一股暖流或气感在经脉中流动。身体素质开始超越凡人,精力变得充沛,百病不生……”
梵念眼睛一亮,“百病不生?”
袁清风嗯了一声,说道:“对,百病不生,至此阶段,修士与凡人已经有了区分。”
“不过尘世中没有灵气,且宗门的功法我也不能随意传授与你,你只需要记得这些修真常识就行。”
梵念连连点头,说道:“袁师兄放心,我记忆力很好的!”
虽然袁清风讲的东西,很大一部分对于现在的梵念来说,还很晦涩难懂,但她听天书也听得很入迷,直到袁清风打断了她,提醒她该回去了,她还有些意犹未尽,那些知识在脑海里面过了一遍,不怎么想得起来了,结果就是听了半天,脑袋空空的,只记得了个“旋照、开光、融合”。
出了李花观,梵念回头看了一眼那破烂的木门,心想道:“袁师兄同我讲,修炼的第一阶段是旋照、开光、融合,里面不包括心动期,那袁师兄想必已经修炼到第二阶段了吧?”
“还有两个阶段,他就能羽化升仙了,离仙人很近了呀。”
彼时的梵念还不知晓,修行的这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之间都隔着天堑鸿沟,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
在李花观做了一段时间的道童,小梵念已经完全将私塾的事情忘在了脑后。
她觉得袁师兄的见识和学问,比私塾的夫子广博多了。
袁师兄讲的故事光怪陆离,她闻所未闻,而夫子在课上讲的故事,不仅老掉牙,还很无聊。
她以前怎么会觉得私塾的夫子是整个凡火镇上学问最渊博的人呢?
“唉,我以前真是眼瞎啊。”小梵念双手杵着扫帚骂自己。
她抬了抬头,见头顶的李花都已经谢了,长出翠绿的叶片。
“李花都已经谢了,袁师兄什么时候才会带我回长生山呢?”她喃喃道。
之前,小梵念希望袁师兄能在李花观多住一段时日,因为她舍不得离开家乡。
但现在,她有些在凡火镇呆不住了。
灵气、灵气……
小梵念压根无心扫地,她忍不住想:“灵气究竟是什么?”
“凡火镇真的没有灵气吗?”
要是凡火镇有灵气,她就不用背井离乡去别的地方修炼了。
小梵念把李花观的落叶扫在一堆,忽然,外面刮来清爽的大风,吹得她好不容易扫在一起的落叶满天飞舞。
袁清风从外面进来,说道:“收拾一下,我们离开凡火镇。”
这个消息对于小梵念来说,是十分突然的。
直到她跟着袁清风离开的第三天,她才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离开凡火镇了。
对家乡的不舍和对外面世界的新奇感,两种情绪在她心里交替,轮番占据上风。
晚上的时候,她会想家里的饭,家乡的李花,然后沉沉睡去,白天的时候,她仿佛完全忘了那些悲伤的情感,满心欢喜,叽叽喳喳地问道:“袁师兄,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是去长生山的吗?”
“长生山是什么样子的?和书上一样,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极尽华贵吗?”
袁清风看了她一眼,赶了三天的路,精气神这么好,还能出口成章,背诵古籍句子,根骨悟性倒是不错。
“长生山和你书上看见的描述的仙洲不一样,它方八百里,高万仞,山间有飞瀑流泉,垂落九天,七彩的虹桥时隐时现,连接着座座峰峦,偶有白鹤成行,惊鸿掠影而过,整座长生山都笼罩在一股磅礴而又宁静的生机之中。”
“山上的树木奇崛,枝干如虬龙,叶片或如碧玉,或似黄金。宫殿也非金银所造,而是流淌着非金非玉的淡金光泽。”
“不过这都是内门景象,非常人所能见的,在外门之中,忙忙碌碌,无心见景才是常态。宗门弟子,也不都是光风霁月,清闲自在之辈,长生山上,没有凡火镇的朴实平凡,哪怕你习惯不了,也要努力去适应,毕竟离了李花观,你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梵念握紧了拳头,说道:“不论长生山上是什么样子的,我都一定会适应那里的生活!”
袁清风笑了笑,说道:“天色已经黑了,此时赶路不安全,先在这里歇息一晚吧,等天亮了,我们再抓紧时间赶路去水田乡。”
梵念疑惑地问道:“去水田乡做什么?”
袁清风手里捻着一张符箓,嘴里念念有词完了,才说道:“万兽天宗的师兄在水田乡招收弟子,我们去哪里,搭乘宗门的飞舟回去。”
“飞舟?”梵念一下子困意消散,眼睛亮闪闪的,“它会在天上飞吗?”
袁清风点头,回答了梵念几个问题后,忍不住心想道,“这孩子,成日里说这么多话,也不口干吗?”
还好她问的问题都是些简单的,他不至于答不上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宗门发错灵兽,我领到了魔尊坐骑请大家收藏:(m.2yq.org)宗门发错灵兽,我领到了魔尊坐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