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湘宁笑意清浅,将垂落于额前的珠翠流苏拂到鬓后,声音婉转:“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琴瑟在御,岁月静好,不正是姐姐从前所期盼的吗?如今姐姐缔结良缘,两情隽永,又得掌珠绕膝,正谓是天伦圆满,羡煞旁人之福。却不必如妹妹一般忧心君恩如水,宫花寂寥的时日。”
正说话间,兰若拎了一个剔红牡丹纹九层高足食盒进来,宋湘宁眼中划过一丝讶色:“这是太皇太后着人送来的吗?”
兰若喜笑颜开:“可不是呢,后宫中除了太皇太后,谁还能用九层的食盒呢?”她说着将里面的膳食一一取出布上,口中道:“昨儿夏姑姑抱了小殿下去慈宁宫,太皇太后瞧着喜欢得不得了,才刚便着人赐了膳给咱们宜华宫,依的都是她老人家的规制呢。”
宋湘宁眸光轻转,旋即拉了宋湘元的袖子笑道:“往日在宫里也从未听过这些醴(lǐ)泉珍馐的,可巧姐姐一来就全都有了,想来必是凑了姐姐的趣儿,跟着姐姐沾沾光了。”她眼睛俏皮地眨着:“我前儿在家中就说姐姐是享福的人,姐姐偏不信,非说玥儿打趣你。如今看来可不由姐姐不信了呢。”
宋湘元冁然一笑,反握住她的手:“娘娘金口玉言,臣妇岂有不信的。承娘娘的美意,不单是臣妇,连小女都借了娘娘的吉彩。待午后歇了觉,臣妇便将那玉佩寄回去,仰仗娘娘的庇佑,想必小女定会脱厄转福,否去泰来。”
且说午后宋湘元起了中觉,方从宜华宫西殿出去时正撞见萧静妧携侍女从门后过来。一来二去,宋湘元也认识了她,连忙屈膝问礼:“参见长公主。”
萧静妧笑吟吟地扶她起来:“盛夫人也忒识礼数了,我同宋姐姐以姐妹相称,你是她的姐姐,论理我也该随着喊一声姐姐,偏又怕你显生不肯认。我前个来时也道咱们都是自己人,不必拘于这些俗礼。却不曾想你这般懂文识节,真真是从大家出来的千金小姐,知书达理,娴雅端方,同玥姐姐一样呢。”
宋湘元低眉浅笑,作谦道:“长公主谬赞了,臣妇区区小节,怎担得起公主如此称赏。若论闺英秀质,公主才是真正的金枝玉叶呢。”
萧静妧摆摆手,不以为意:“世人都知道,我这公主不过是掺水充个噱头罢了,是真是假,人家心里头有数呢。因而我也从不摆公主的架子,没得落人背地笑话。才刚从杏华阁处给皇兄请了安,我可要紧着时辰同玥姐姐说说话呢,若不然一会子皇兄过来了,我可不能觍着脸不识趣呢。”
她慧黠地扬了扬眉,巧笑倩然:“眼下我便赶着往殿里去了,改明儿得了空再同盛夫人好好说话。”
宋湘元亦含笑福身道:“如此,臣妇便不多叨扰公主了,公主慢走。”
方在甬道上逶迤了约莫一盏茶时,宋湘元回首对跟着的宫女篱落道:“前些时日我说要替娘娘抄些经文送去春熙殿告慰章妃,昨儿才抄得了百篇,今本想送去,却生生忘了。眼下去尚宫局兴许还要耽搁些时候,不如烦请姑娘先将那些经文送过去,不好误了于先人的祭慰。”
篱落听着有理,遂也应下,由来路回去了。
宋湘元看着她的背影随着长街转过再无踪迹,目光淡淡收回,往尚宫局相反的方向而去。
而杏华阁处,公西韫同瑾修仪温了晌话,顾念她孕中易劳累,遂也不再多留,嘱咐了她不必送行,领李常德等出了宫门,往宜华宫处而行。
因天光正好,他也未乘辇轿,只沿着长街闲步行散。
李常德伺候皇帝多年,最善察他心思。见公西韫神色倦倦,目光茫茫飘向远处,便知心中不乐之意,于是小心翼翼道:“皇上,司苑局的人依着吩咐已从皇城里调了最好的竹匠来,选了些个母竹,不知皇上与昭容娘娘的心意如何,还等着万岁的示下。皇上可要奴才着了吩咐下去?”
公西韫的语气微显寂寥:“玥昭容独爱湘妃竹,叫他们选了向阳处的湘妃母竹送去宜华宫。若昭容有何思量,让其依嘱行事。”
李常德忙应着,继而赔着笑脸道:“皇上心疼昭容娘娘,从前应了娘娘的一句话记到如今,娘娘心里欢喜得紧,一高兴了连奴才们也跟着得脸呢!”
“千金难换美人笑,万两堪博芳颜好。这便是周幽王肯为褒姒烽火徵兵的缘故了。”公西韫轻哂。
李常德虽不通史文故典,却知道奉承帝王:“皇上说的是呢,玥昭容的容貌是宫里个顶个的好,昭容娘娘一笑起来,那才是……”他苦思冥想了一会,忽而眼睛一亮,喜滋滋道:“十里八乡找不出第二个这么齐整的!”
公西韫大为失笑,摇着头叹道:“你这厮老猾贼,惯会油嘴滑舌。”
李常德见皇帝开怀,没了方才的郁色,也乐陶陶道:“能哄着万岁爷乐一乐,也不枉奴才这舌头生得灵巧,要不然没得给皇上您打嘴呢!”
公西韫笑骂:“越老越没个正形了。上梁不正下梁歪,回头再带坏了徒弟们,朕可要赏你一顿好板子。”
李常德乐呵呵的:“这哪儿能呢,不过是奴才笨嘴拙舌讨皇上欢心罢了。在小的们面前,奴才可是铁手铁腕铁石心肠,宝彦他们都说是找了个包青天活阎王做师父,天天可着头儿叫苦着呢。奴才可给皇上报过了,若哪日他们给您跟前诉苦,皇上可不能罚了奴才。”
杏华阁后便是临华殿,正值谿汕湖旁。才转到湖傍一方寸假山,却听山后潇湘亭处似有喁喁私语,细听又仿佛戚戚哀悼之声。
公西韫煞住脚步,思来是哪位宫女受了委屈在此伤怀,并不愿去扰了此清静,正欲回身而去,却听声道:“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其音缠绵悱恻,哀婉怅绝,实为悦耳清声。公西韫心下却暗生不喜,遂转过青石,扬声道:“此为南宋词人陈与义悼念亡国之作,而今威威弘治之下,正是太平万千,河清海晏之时,如何出此深沉慨叹之语?”
喜欢玉阙芳华录请大家收藏:(m.2yq.org)玉阙芳华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