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秘境
残阳如血,泼洒在连绵起伏的苍莽群山之间。李云歌勒住马缰,胯下的乌骓马不安地刨着蹄子,鼻孔里喷出白花花的热气。他翻身下马,伸手扶下了坐在后座的苏婉清。
“前面的路,车马怕是走不得了。”李云歌望着眼前越来越狭窄的山道,眉头微蹙。此处已是太行山脉的深处,林木愈发茂密,古木参天,遮天蔽日,连夕阳的余晖都只能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苏婉清理了理被山风吹乱的鬓发,她今日换了一身便于行路的青布劲装,腰间束着一条藕荷色的鸾绦,更显得身姿窈窕,英气中透着几分温婉。她顺着李云歌的目光望去,只见前方的山道被两株合抱粗的古松夹峙,松针铺了厚厚的一层,踩上去悄无声息。
“根据地图上的标记,古老门派的所在,应该就在这‘万松谷’深处了。”苏婉清从袖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羊皮地图,上面用朱笔勾勒着复杂的山脉走势,在一处被群山环抱的谷地旁,画着一个模糊的太极图案。
这张地图,是他们在上一章于汴京城外的一处破庙中,从一个奄奄一息的江湖客身上找到的。那江湖客只来得及说出“古老门派……万松谷……血债……”几个字,便断了气。李云歌和苏婉清本就因追查一件牵涉甚广的江湖秘闻而奔波,见这地图线索奇特,便一路循迹而来。
“此地灵气充沛,却透着一股与世隔绝的萧索之意。”李云歌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松针和泥土的清香,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古朴气息,“看来这古老门派,果然隐藏极深。”
两人将马匹拴在一旁的古树上,背上行囊,沿着蜿蜒的山道徒步前行。越往深处走,地势越是险峻,两侧的山壁上布满了青苔和藤蔓,偶尔有几声不知名的鸟啼传来,更显得山谷幽静得有些诡异。
二、古刹初探
行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的山道忽然开阔起来。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刹映入眼帘,坐落在一片平坦的谷地中央。古刹的山门是用整块的青色岩石雕琢而成,上面刻着三个斑驳的古篆大字——“玄机门”。岁月的侵蚀让字迹有些模糊,但那股古朴苍劲的韵味却丝毫未减。
山门两侧,各矗立着一尊石兽,似狮非狮,似虎非虎,造型奇特,双目圆睁,俯瞰着前来的访客。苏婉清走近几步,仔细端详着石兽身上的纹路,低声道:“这纹路……像是先秦时期的风格,难道这门派的历史,竟能追溯到那么久远?”
李云歌点点头,伸手推了推那两扇厚重的石门。石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仿佛沉睡了千年的巨兽被惊醒。门内是一条长长的石板路,两侧栽种着整齐的古柏,柏树之间,每隔数丈便立着一座石灯笼,灯座上刻着繁复的云纹。
“小心些。”李云歌握紧了腰间的长剑“流光”,示意苏婉清跟在自己身后。两人沿着石板路向前走去,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柏树林的沙沙声。古刹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虽然历经沧桑,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辉煌。
绕过一座影壁,前方出现一座宽敞的庭院,庭院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圆形水池,池中没有水,而是铺满了黑白两色的鹅卵石,组成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案。水池周围,环绕着几座古朴的殿堂,门窗紧闭,看不出里面的情形。
“这里好安静,难道没有人居住?”苏婉清轻声问道,心中有些疑惑。这么大的一座古刹,却不见半个人影,实在有些反常。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右侧的偏殿传来。李云歌立刻侧身将苏婉清护在身后,目光锐利地望向声音来源处。只见一个身着灰色道袍的老道人,拄着一根龙头拐杖,缓缓走了出来。老道人身形清瘦,须发皆白,脸上布满了皱纹,却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
三、掌门解惑
老道人走到庭院中央,目光在李云歌和苏婉清身上扫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声音苍老而平静:“两位小友,为何擅闯我玄机门?”
李云歌拱手一礼,朗声道:“晚辈李云歌,这位是苏婉清,因追查一件江湖事,误闯贵地,还望道长海涵。不知此处可是玄机门?道长可是掌门真人?”
老道人捋了捋颔下的白须,点了点头:“正是。贫道玄真,忝为玄机门第二十七代掌门。此地已近百年无人踏足,两位小友又是如何找到这里的?”
苏婉清上前一步,将那张羊皮地图递了过去:“道长,我们是从一位江湖前辈手中得到这张地图,上面标记着万松谷玄机门的位置。那位前辈临终前提到‘血债’二字,我们猜想或许与贵派有关,因此前来探寻究竟。”
玄真道长接过地图,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朱痕,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似是回忆,又似是伤感。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原来……还是有人记得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碧霄剑魂请大家收藏:(m.2yq.org)碧霄剑魂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