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又是匆匆十年。
当年被安宁选在身边精心培养的嗣女,已长成一位气度雍容、手段果决的太子。
安宁为她改名李昭华 ,取“昭彰日月,光华盛世”之意,并开始逐步放权,令其监国理政。
李昭华是在一众兄弟姐妹的明争暗斗中厮杀出来的胜利者,她完整地继承了母亲的政治手腕与钢铁意志,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冷静。
当她身着素服,亲自在佛前为母亲虔诚祈福,面容沉静,姿态完美无瑕时,卧榻之上的安宁看着,轻轻笑出了声。
这场景,何其熟悉。
仿佛时光轮回,她看到了当年那个在父皇病榻前,以孝行获取信任与资本的自己。
杨昭早在几年前,便以年老体衰为由,上交了全部军权,悄然回到了长安。
然而,他始终闭门不出,从未踏入宫门一步,也拒绝了她所有的召见。
他们之间,隔着二十年的光阴,隔着无法消弭的心结,更隔着这偌大的、他们曾并肩守护却又因此分离的江山。
安宁感到生命正在急速流逝,她对侍立一旁的李昭华轻声吩咐:
“昭华,去叫杨昭来。就说……朕快死了,来见最后一面吧。”
李昭华领命,前往那座沉寂多年的并肩王府。
王府内花木深深,却透着一股暮气。
李昭华在书房见到了杨昭。
他已华发丛生,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沟壑与边关的风霜,唯有那挺直的脊梁,还依稀可见昔日大将军的风骨。
他看着眼前这位眉眼间与安宁有几分神似的太子,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海棠盛开的午后,那个鼓足勇气递上自己画像的少年。
他从不后悔爱上她,为她征战沙场,为她辗转反侧。
他想,她也从未后悔选择他,给予他无上荣光,与他共享万里山河。
只是,造化弄人。
他们之间,终究隔着一座名叫江山的鸿沟,谁也无法逾越。
他抬手,摸了摸自己粗糙苍老的脸颊,自嘲地笑了笑,一个糟老头子,何必再去惊扰她最后的安宁。
“走吧。”他对李昭华说,声音苍老。
他随李昭华入了宫,却最终只是沉默地站在她那寝宫门外。
李昭华回到寝宫内,对眼含询问的母亲轻轻摇了摇头,低声道:“陛下,并肩王他……到了门外,却不肯进来。他说……‘形貌衰败,不敢辱及圣视’。”
这类似于当年李夫人不让汉武帝见其病容的典故,让安宁瞬间明了。
她这些年来,气也气过,怨也怨过,慢慢倒也心平气和。他们彼此相爱,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终究少了些相守的缘分。
她本以为他会走在自己前面,却没想到,是自己殚精竭虑先撑不住了。
既然如此,那便为他安排好最后一步。
她示意心腹,将一枚虎符,送往并肩王府。
当那枚沉甸甸的虎符被送到杨昭手中时,他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她的用意。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在为他考虑,用这枚虎符,确保他这位并肩王在新朝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保他晚年尊荣无恙。
紧握着那枚仿佛还带着她气息的虎符,这位一生刚强的老将军,终于忍不住老泪纵横。
就在这时,宣告陛下驾崩的沉重丧钟,一声接一声,从大明宫方向传来,响彻了整个长安城。
钟声入耳,杨昭浑身一颤。
他缓缓走到案前,将虎符扔在一边,拿出她早年的画像,想落笔写些什么,却终究一字未落。
他取出一早备好的酒盏,将早已准备好的毒酒一饮而尽。
然后,他慢慢伏在案上。
当李昭华得知杨昭未入宫觐见,心中疑虑,派人围住并肩王府时,才发现府中仆从早已被悄无声息地遣散。
她在书房找到了他。
老人安静地伏在案上,如同沉睡,手边是空了的酒杯,那枚足以号令天下的虎符,被他随意地放在一旁。
而他身下,压着一幅画像,那眉眼,分明是年轻时的母亲。
李昭华看着这一幕,纵然心性冷硬如她,也不禁为之动容。
她沉默良久,上前,轻轻拿起那枚虎符,对左右肃然道:
“并肩王功盖千秋,情深义重。遵圣神皇帝旨意,与其同陵合葬,生死相依,永不分离。”
———
帝陵幽深,万籁俱寂。
在确认送葬队伍彻底离去后,躺在玉椁中的“杨昭”悄然睁开了眼睛。
杨戬的神识瞬间回归,他侧过头,看着身旁的李安宁,他没有动用神力恢复容貌,只是静静地凝视了片刻。
随即,他抬手,并指如刀,削下了自己鬓边一缕银白长发。
他将这缕白发,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她的颈侧,与她的白发交织在一起。
做完这一切,他周身神光微闪,那副苍老的躯壳瞬间化为虚无,恢复了司法天神挺拔英伟、清冷出尘的本相。
他最后看了一眼李安宁的身影,随即身影渐渐淡化,彻底消失在这座属于人间帝后的陵寝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妈祖教我做神女》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妈祖教我做神女请大家收藏:(m.2yq.org)妈祖教我做神女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