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哼了一声,声音里充满了讥讽和不信任。他踱步到菱花格扇窗前,猛地推开半扇窗,带着寒意的夜风瞬间涌入,吹动了他额前的几缕发丝,也吹得烛火一阵疯狂摇曳。他望着窗外沉沉的、被高墙分割的夜空,那里只有几颗疏星冷漠地眨着眼。
“好处?”他语气更加阴沉,“他如今被削了亲王爵,圈禁在府,形同囚徒,心中怨气足以滔天。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给我添堵,让我难堪,在朝野上下动摇我的威信,让所有人都看看我多尔衮连京城治安、天牢重犯都看不住,这就是他眼下最大的好处。况且,”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幽深难测,仿佛在陈述一个早已确信的事实,“谁能保证他不是想借此与南边搭上线,为自己留一条后路,甚至另有所图?那个位置,他可从未真正甘心过!”他猛地回头,目光锐利地射向孝庄,“还有,太后,你不觉得那两个道士,来得太过突兀,去得也太过匆忙了吗?”
孝庄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她回忆起戚睿涵和董小倩在宫中的言行举止。那个叫戚睿涵的年轻道士,眼神清澈却深邃,言谈举止间那份超出常人的镇定和对宫廷礼仪近乎本能的快速适应,甚至偶尔流露出的、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视角;还有那个叫董小倩的女道士,虽沉默寡言,但身姿挺拔,眼神灵动,步伐轻盈得异于常人。他们进献的那些所谓“新奇玩意儿”(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确实哄得福临开心,但也仅此而已。“你是说,救走左懋第的,可能是他们?他们有此通天能耐,又能从豪格身上找到突破口?”
“是不是他们,现在查无实证,人已经走了,死无对证。但豪格,绝不能放过这个清查的机会。”多尔衮眼中闪过一丝不容置疑的狠厉,他“砰”地一声关上窗户,隔绝了外面的冷风,也仿佛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在这种事情上,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可错放一个,尤其是对爱新觉罗的子孙。”他提高声音,对着殿外厉声道:“传令,即刻派镶白旗精锐兵马,将肃亲王豪格软禁于肃亲王府,没有本王的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入。着内务府、刑部、銮仪卫会同查办,将他府上上下下,包括所有的奴才、包衣,给本王翻个底朝天。所有书信、文书,片纸不留,全部查封。本王倒要看看,他肃亲王府,到底藏了多少见不得光的东西!”
“嗻!”殿外传来恭敬而凛然的回应,紧接着是急促远去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的铿锵声。
一道无形的、冰冷的铁幕,随着多尔衮这道不容置疑的命令,迅速而严密地笼罩了整座北京城,尤其是那座昔日门庭若市、如今却门可罗雀的肃亲王府。府内,豪格在初闻消息时的暴怒咆哮、摔砸器物的巨响,最终都化为了被高墙隔绝的、无能为力的沉默。而另一道关乎国运、由刀剑和铁蹄编织而成的军事铁幕,也在多尔衮的意志下,于寒冷的北方夜空中缓缓拉开。
……
次日清晨,摄政王议政大殿(武英殿)。因为昨夜天牢劫狱事件,殿内的气氛比往日更加肃杀凝重。王公贝勒、文武大臣们垂手侍立,眼观鼻,鼻观心,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许多,生怕触怒了玉阶之上那位明显压抑着雷霆之怒的摄政王。
多尔衮端坐在鎏金宝座上,强行将脑海中关于豪格的怒火和内心深处那一丝对神秘营救者的疑虑压下,他知道,此刻南方的战事才是重中之重,关乎大清国运。他将重心拉回到即将展开的南征大业上,声音沉稳而有力,试图重新掌控全局。
“山西,大同。”多尔衮站起身,走到悬挂在侧的巨大军事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标志着“大同”的位置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此乃晋北门户,天下脊膂!拿下它,我军便可长驱直入,直捣关中,彻底震慑西安的顺贼,同时切断南明与残顺可能的联系。此战,关乎我大清能否定鼎中原,不容有失!”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殿内诸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审视。
“此次进兵,兵分三路,务求以雷霆万钧之势,克竟全功!”多尔衮开始点将,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巴图鲁阿库拉!”他首先喊出一个充满悍勇之气的名字。
一名身材魁梧如山、满面虬髯、眼神凶狠如豹的满洲悍将应声出列,他穿着沉重的镶黄旗铠甲,行动间甲叶铿锵,声如洪钟:“奴才在!”他是满洲有名的勇士,以作战勇猛、不留俘虏着称。
“命你率本部镶黄旗精锐骑兵三千,并调蒙古喀尔喀部善战骑兵五千,合计八千骑,为北路大军!”多尔衮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线,“出张家口,绕行蒙古草原边缘,沿长城外侧,直扑大同北线。你的任务,是切断大同与外部的联系,震慑可能来自河套方向的顺军援兵,并从北面施加压力!”
“嗻,奴才领命。定将那大同北门,给您牢牢钉死!”阿库拉大声应道,声音里充满了自信和嗜血的渴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yq.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