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东方天际仅透出一线鱼肚白,夜与昼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进行着每日例会的交割。山西大同总兵府衙内,烛火摇曳,将熄未熄,如同这座城池乃至整个大明王朝的命运,在黑暗中勉力坚持,却不知何时就会彻底陷入永恒的黑暗。
烛泪堆叠,在青铜烛台上凝结成扭曲怪异的形状。吴三桂一身戎装,站在巨大的沙盘前,已经整整站了一夜。冰冷的铁甲肩吞上凝集着细微的露水,映照着他眼中密布的血丝。沙盘上山川脉络以精密的黏土塑成,黄河、太行等天险蜿蜒其间,代表敌我双方的小旗密密麻麻地插满了沙盘,尤以大同、潞安、泽州三处最为集中,仿佛三只巨大的毒蛛,盘踞在山西腹地,牵一发而动全身。
连日来的军情急报,像一块块冰冷沉重的巨石,层层垒压在他的心头。清军三路大军,由爱星阿、吴克善、孔有德这三个熟悉又可恨的名字率领,号称十万之众,如三支淬毒的箭簇,直插山西。而他所掌握的明军,虽据守城高池深之利,内部却人心涣散,各怀鬼胎。装备更是窳劣不堪,许多士卒手中的刀枪还是嘉靖年间的旧物,火铳更是稀少,且多有炸膛之险。关宁铁骑的骨干尚在,但多年的征战消耗,得不到有效的兵员、马匹补充,早已不复当年山海关外纵横驰骋之盛。
脚步声轻柔,戚睿涵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手中端着一碗刚熬好的、正散发着微弱热气和谷香的小米粥。这位来自未来的年轻人,经过近一年战火的洗礼,眉宇间少了几分学生的青涩,多了几分沉静与风霜。他身上的棉甲有些旧,但收拾得干净利落。
“长伯兄,一夜未眠,先用些早饭吧。”他将温热的粥碗轻轻放在一旁的紫檀木几案上,目光也随之落在那错综复杂的沙盘上,眉头不自觉也皱了起来,“爱星阿昨日在城下耀武扬威,几次佯攻接触后,便毫不犹豫地后撤二十里,这不合镶黄旗主力求战心切的常理。我总觉得,他们的主力……就像潜藏在乌云后的雷霆,并未真正出现在我们眼前。多尔衮用兵,向来虚实难测。”
吴三桂终于动了动有些僵硬的身体,接过粥碗,粗糙的手指感受着碗壁传来的些许暖意,却毫无动勺的胃口。他用一根打磨光滑的细木棍,沉重地指向潞安方向:“阮大铖、田仰,拥兵数万,坐视粮饷,却屡屡来信,字字泣血,催促粮饷,诉苦畏战,仿佛我吴三桂刻薄了他们。”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深入骨髓的疲惫。木棍移向泽州,“左良玉驻扎泽州,麾下号称是荆襄带来的百战精锐,但其部卒军纪涣散,劫掠地方比之流寇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心难测,亦不可全恃。”
他放下木棍,右手无意识地按在冰凉的沙盘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清军若真如你所料,主力并非志在大同,而是意在南下,先破潞安、泽州这两个看似坚固实则虚弱的节点,再南北合围我大同,则山西门户洞开,我军……危矣。” 自归顺大顺,再效南明,他这支身经百战的军队,早已在政治的漩涡和接连的败仗中损耗了元气,如今更要受南京朝廷那些从未亲临战阵、只知党争倾轧的官员掣肘。这种无力感,有时比面对清军的铁骑更让人窒息。
戚睿涵沉默着,他能理解吴三桂的疲惫与无奈。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个人的力量在其中显得如此渺小。他改变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历史节点,却似乎依旧无法扭转大局的颓势。清军还是在叛徒和内奸的接应下入了关,而那个和他一同穿越而来的情敌张晓宇,更是凭借超越时代的知识,在为清军研制更犀利的火器和更歹毒的毒气,让本就不平衡的战力对比更加倾斜。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沉稳的脚步声打破了堂内的沉寂。亲兵统领杨铭的身影出现在门外,他甲胄在身,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侯爷,南京来的路振飞路大人已到府门外,称奉旨前来,请侯爷即刻接旨!”
吴三桂与戚睿涵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皆看到对方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凝重与疑虑。钦差此时突然到来,是福是祸,难以预料。是雪中送炭的援军和粮饷?还是……催命的符咒?吴三桂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翻腾的纷乱思绪强行压下,整理了一下身上冰冷的甲胄,沉声下令:“开中门,摆香案,迎接钦差!”
总兵府大堂之上,一夜的烛火烟气尚未完全散去,混合着新点燃的檀香,形成一种奇异而压抑的氛围。香案早已设好,上面摆放着象征性的贡品。漕运总督、新任山西监军路振飞,身着象征三品大员的绯色云雁官袍,面容肃穆,一丝不苟。他身后跟着两名面容稚嫩却故作严肃的小太监,手中恭谨地捧着一卷明黄色的绫锦圣旨。
大堂两侧,吴三桂麾下的将领,如吴国贵、杨铭等人,以及参军戚睿涵,皆按品级肃立。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人们轻微的呼吸声和甲叶偶尔碰撞的细微声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yq.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