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刘备朗声一笑:“好!我等着!”短短三字,尽显对诸葛川的信任。
诸葛川转向诸葛亮,道一声“父亲保重”,随即调转马头,挥鞭率军南下。
……
半月后,南中朱提郡。
当诸葛川率四万新军抵达时,关平与张苞早已率众在道旁迎候。
众将相见,不免叙旧寒暄。诸葛川顺势将费祎、董允引荐给关平、张苞,以免日后互不相识。
待众人熟络后,诸葛川进驻新军大营,于中军帐内召集关平、关兴、张苞、费祎、董允、蒋琬等人议事。
帐内,诸葛川目光扫过麾下这群二十出头的年轻面孔,胸中壮志愈发激昂。
他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支由他统领的五万新军,从将领到士兵,全都崭新得很。
但也正因为年轻,这支队伍才有无限潜力!
想到这里。
在众人注视下。
诸葛川拿出自己编写的新军训练手册。
诸位,这是我近日编写的新军操练指南。
请大家传阅指正。
若有不足之处,我再修改完善!
说着又取出两本小册子递给马钧等人。
这是给你们准备的。
马钧接过册子。
冶炼之法四个大字映入眼帘。
细看内容后。
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费祎等人也拿起各自的手册。
但看完第一页内容后。
三人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养猪?种菜?耕地技巧?
诸葛伯治莫非在开玩笑?!
中军帐内。
蒋琬三人无奈地望向诸葛川。
看出他们的疑惑。
诸葛川解释道:公琰、文伟、休昭,我们在此确为练兵...
但不止于此。
确切地说...
“我们既要组建新军,又要镇守南中边境各部蛮族。”
“可以这么说,我们是一支驻守边疆的……尚未完成训练的新军。”
“既然是驻守,新军所需物资不可能全部依赖成都和朱提郡供给。肉类、蔬菜等必需品,必须设法自给自足。”
“只有保证肉菜供应充足……”
“将士们才能在训练中保持充沛的精力。”
“养猪、种菜、开荒——以六千奴隶为根基,如何高效保障五万大军的后勤补给,同样是对你们的锤炼。”
“不仅如此,马钧即将研发的新装备的使用调试,以及两千铁匠、两千工匠的调配安排,也需要你们协调……”
“呵呵!”
“若能轻松应对这些后勤事务,将来无论主政一方还是身居高位,你们都能从容不迫。”
“当然……”
诸葛川话锋一转,微笑道:“若觉得养猪种菜有辱斯文,你们现在便可离开。”
“川儿即刻派人送你们出营。”
“这些粗活确实与士子身份不符。”
“不过……”
“临行前,川儿还有一言相赠——”
“纸上谈兵终觉浅,真知须从实践来。”
言毕,诸葛川凝视三人,静候抉择。
营帐内。
正翻阅新军训练手册的张苞、关兴、郭淮、关平、向宠等人闻言停手,齐齐望向费祎、董允、蒋琬。
他们同样想知道——
这三人会如何选择。
若是离去,众人自不会阻拦。
但日后相处,难免心生疏远。
于是,诸葛川将费祎、董允、蒋琬三人排除出以自己为核心的新生代圈子,剥离出新军体系。
若他们选择留下——
诸葛川会感到欣慰。
因为这三人擅长统筹后勤,能解决后顾之忧。
这样他就能全心投入,与关平、张苞等人协力,为伯父(主公)训练出一支精锐新军——大汉西军。
当听到诸葛川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时,费祎、董允、蒋琬皆是一震。
三人抬头,
见诸葛川目光平静,又看向关平、张苞等人的神情......
片刻沉默后——
伯治,琬何时说过要走?
呵呵,即便你赶在下走,在下也绝不离开。蒋琬率先表态。
费祎、董允随即附和:
伯治,祎只是有些意外。
你这安排......确实出人意料,令人猝不及防。
谁说不是呢!
二人虽调侃诸葛川,但丝毫未提离去之意。
见状,诸葛川抚掌大笑:好!如此甚好!
接下来——公琰,你负责搭建猪舍、饲养及 ** 猪只。
猪崽来源自行解决,我只保证一点:银钱管够。
此外,你需向随行医师学习阉猪技艺,研究如何提高成活率。
最好能撰文总结经验,日后奏报成都主公,推广试行。或先在朱提郡与百姓合作养殖——他们养猪,我们收购。
目前关于养猪事宜,我只想到这些,余下的日后补充。
交代完毕,诸葛川便准备放手。
该说的,已足够清楚。
若蒋琬这位蜀汉重臣仍不明其意,
诸葛川便只能直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请大家收藏:(m.2yq.org)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